丽江新闻 发表于 2016-2-25 11:56

丽江古城洋建筑——王家庄教堂本色复活

日前,有着百年历史的丽江古城王家庄教堂经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精心修缮,已恢复历史原貌,并对市民及游人免费开放。这座矗立在古城的洋建筑,或许会让许多游人赶到新奇,然而它却承载着大研几代人的记忆——它曾是教堂和学堂,也曾是老地区医院的一角……



资料显示,王家庄教堂筹建于1905年,为坐东朝西的厅堂格局。该建筑由英国人设计,为欧洲风格与丽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相结合。教堂为土木结构建筑,高15米,顶部盖瓦,呈东西向长方形布局,四个角落分别立有四个砖柱,为丽江最早的砖柱建筑物。在教堂顶部西侧曾有一座钟楼,所悬挂之铜钟是由英国直接运到此地。钟直径约0.8米,高约1.2米,钟声响起,方圆几里都能听到其悠扬的声音。教堂东南侧为传教士的生活院落,与教堂相贯通。从1935年开始,传教士们曾在丽江古城开办过教会小学,有孩童40余人入学。



1958年,由于历史原因,基督教活动戛然而止,教堂院落也逐渐被用作他途。1978年以后,当地政府对教堂进行了一系列保护。至1996年丽江“2•3”大地震后,其建筑物受损更为严重,瓦屋面多处陷落,部分主体构建受重创,被列为D级危房。原地区医院逐步搬出古城后,教堂院落仍派有专人看管,亟待修缮。




2006年,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刚接手修缮,对该教堂开展了前期调查和梳理,寻访宣科等当地文化人士,搜寻文字图片资料,进行修缮可行性研究,并与相关设计机构会同北方工业大学古建筑专家工作组,对教堂建筑群现存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勘测调查,编制了王家庄基督教堂建筑群勘察报告与修缮设计方案,一点一滴恢复故居原貌。2014年10月,古城保护管理局启动了修复王家庄基督教堂的建设,按照历史建筑修缮的要求,原址原貌修复,遵守修旧如旧,木结构主体不落架的原则,对具有近90年历史的受损建筑进行科学修复,尽可能还原其历史风貌。




据了解,在本次修复中,现场施工遵照设计方案将需拆卸的土坯、瓦、砖、石料等严格地进行了保护性拆卸,并做标记后分区位摆放,在重修时完好的材料依然使用,需要添补的材料也都尽量使用了旧物或定制仿古材料,尽量地将人工修缮的痕迹控制在了最低限。



丽江因多元信仰,分别与周边民族建立了宗教情感上的共同点,促进了与外民族保持长久友好的睦邻关系,并广泛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推动了丽江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煞费苦心地对王家庄教堂进行修复,不仅是对丽江古城历史特色的建筑恢复再建,更是丽江古城多元宗教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元宗教文化福地的历史见证。(编辑:马登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江古城洋建筑——王家庄教堂本色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