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尚放心上,这群人在金沙江畔“安了家”
位于玉龙雪山下、金沙江畔的龙蟠乡新尚村共有372户人家,其中因灾、因病、因学等致贫的贫困户有67家,占了18%,是玉龙县13个重点扶贫攻坚村之一。根据省、市、县委对“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玉龙县工商局成为了该村的包村单位。同时,市委办(含市委机要局)63、玉龙县委组织部1人、县工商局22人、新尚完小教师9人,共计95名帮扶干部职工,对该村建档立卡户67户共计207人,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措施展开帮扶。为了制定一份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组织和动员群众,攻坚克难,圆满完成2016年摘帽脱贫,2020年达到小康的目标任务,驻村工作队于今年2月17日进驻新尚村后,在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立即展开了早出晚归、进村入户的摸底调查。
驻村工作队:把新尚放心上
“把新尚放心上”是驻村工作队长、市委办调研员赵洪敏在驻村之初就对队员们提出的要求。
赵洪敏说,工作队刚进驻的时候,村民们都说此前还未见过这么大的领导,这句话既包含了老百姓对他们的敬畏,同时也体现出了群众与他们的距离感。但随着工作队员们每天三四遍的走访,这份陌生和距离很快就被打破了。通过走访队员们很快摸清了该村的贫困状况,村民们也都记住了工作队员,大家由陌生人变成了亲人。
“有个带着孙儿一起生活的老奶奶,前几天杀了一只鸡,非让我带到村委会给驻村工作队吃,令我们都很感动。”村主任和盛江说。
通过多次深入开展走访帮扶群众家庭,广泛与村组干部群众见面,谈心、交流、沟通,梳理,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驻村工作队对新尚2016年帮扶工作已制定出一份初步工作计划,并已陆续展开实施。
帮扶:既授之于鱼又授之于渔
为突出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工作队计划因地制宜地建立、发展和完善“土鸡养殖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旱地香稻种植合作社”“苗木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五个专业合作社,打造“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发展模式,让帮扶群众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中学技术、学经验,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向67户贫困家庭发放了土鸡苗3350只,150只山羊也将在今年夏天发放完成,并由乡畜牧兽医站负责提供养殖技术培训、疫情防治等服务。
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方面,计划向帮扶户每家发放3吨水泥、10方砂石,让他们在通水、通电、通路的基础上,让其确保有一间安居房,有一块60至80平米的水泥硬化地坪。并组织、督促42户帮扶户,认真完成危房改造、异地安居工程。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组织了一只由20名党团员组成的公益劳动服务队,向帮扶对象的病、残、弱家庭提供必要的劳力支持。并计划通过玉龙县委组织部协调医疗技术好的、懂纳西话的医疗专家,在今年六七月份为帮扶群众搞一次免费就诊。根据计划,驻村工作队还将协助该村在今年年底前组建十户农业小微企业。
老百姓:感动,要拼命地干
和正伟是新尚村向阳组的村民,和体弱多病的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只种点烤烟外,并无其他收入,每年的进项仅有两三千元,生活不容乐观。在领到建材后,他和父亲立刻着手对家中的危房开始改造。
同组村民王耀军同样也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这个中年汉子靠在香格里拉打工赚来的微薄薪水供年迈的母亲看病和女儿读书。在接受采访时,王耀军说驻村干部把群众装在了心中,令他全家十分感动。他表示今后会更加拼命的工作,争取早点过上好日子。(马登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