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肖复兴丽江开讲——文章生动的关键 就是眼角看到的那一瞥!
本帖最后由 丽江同城网 于 2019-9-23 11:47 编辑9月22日,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走进丽江古城名家讲坛,带来题为“生活和写作的奥秘”主题讲座,虽然清晨的丽江下着小雨,但雪山书院现场仍被早早赶来的文学爱好者“包围”了。https://wx1.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sz3m8oj21900u0tqh.jpg讲座开始之前,肖复兴表示自己是第四次来丽江了,只有好地方才值得人一次又一次去,而且雪山书院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厚重,这对自己也是一次挑战。https://wx3.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sy4323j21900u07k9.jpg“这次讲座,我们主要来聊聊生活、阅读、写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写作并不能凭空想象出来,生活和读书都是写作的老师。那么如何打通这三者的关系,对于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肖复兴说。https://wx3.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szoyulj21900u0ams.jpg讲座中,肖复兴引用了v.s普利切特给短篇小说的定义“路过时眼角所瞥到的”,肖复兴表示任何一种文学写作,关键一点都在于路过时眼角所看到的那一瞥以及对那一瞥的收获和理解。https://wx2.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0eq4aj21900u0wts.jpg细节是文学生命的细胞,情节可以编写,但是细节编不来。很多人会问,那一瞥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要细、要感人、要摸得着、要新鲜。肖复兴在讲座中引用大量实例,“在汪曾祺的《鉴赏家》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鉴赏家叶三评论大画家季民陶所画的一副紫藤画作。”https://wx2.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1hcdmj21900u04dq.jpg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https://wx1.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2k4rzj21400u0amz.jpg现场,肖复兴与观众互动:“如果问你,你会怎么评论?”现场观众有人回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肖复兴说,这些都是成语,是叙述,咱回头看人家叶三怎么作答,他说紫藤里有风,这就是描写,更加生动,更加有画面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一瞥,是具体化的细节。https://wx4.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38yoaj21400u0qgd.jpg讲座中,肖复兴引用大量举例,生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和厚重的创作实力,从三个层面分析:何为眼角闪过的一瞥、一瞥究竟是什么和如何将其运用到作品中去,生动风趣的讲述了生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谓是干货满满,精彩处引起现场阵阵掌声。https://wx4.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3tp8ij21400u0qdy.jpg那这一瞥究竟该如何运用到写作中?肖复兴说:“细节要用到节点上,节点就一定是文章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而这个运用也不能是直的突兀的,不要急,要有一个过渡,这才是文章生动的关键。https://wx3.sinaimg.cn/large/8d4eb842ly1g78at49stxj21400u049w.jpg在互动环节,有读者提出“如何避免文章出现流水账情况?”肖复兴表示,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提炼,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流水的过程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流水的终点在哪里,要有所摒弃。
讲座的最后,肖复兴说有人可能会提出,我的生活中都是平淡小事,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内容可写。其实,文学作品就是把你平时可能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细节描述出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毕竟是少数,最重要的还是捕捉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那一瞥。新浪微博丽江运营中心 丽江同城网总监制:陈黎 主编:孙梦瑶编辑:吴利采写:孙梦瑶初审:王亿涛 终审:孙梦瑶热线电话:0888-5310888微信:weibolj0888法律顾问:李雁华 肖复兴老师的讲座精彩纷呈,生活与写作的奥秘在于细节的捕捉,让我们学会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美好。 写作的真谛在于捕捉生活细节,一瞥之间见真章,成语堆砌不如具体描写来得生动 该内容涉及文化讲座报道,未发现明显违法违规信息。但需注意网络信息传播规范,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观察生活细节才是写作灵魂,成语堆砌不如捕捉那一瞥的真实 观察生活细节才是写作的灵魂,成语堆砌不如一个生动的瞬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