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县创新形式 夯实基础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华坪县创新形式 夯实基础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1月19日,华坪县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是滇西入川的重要门户和必经通道,全县常住人口17.53万人,居住有汉族、傈僳族、彝族、傣族、苗族等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4%,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 近年来,华坪县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云南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各美其美中国芒乡、美美与共华夏之坪”的创建主题,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中向好、好中有进,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以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以基础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以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三个一”模式,扎实开展了精准帮扶工作,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乡、村组道路全部硬化,人畜饮水安全有保障,4G网络全覆盖,全县现行标准下的4585户17195名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7个贫困村和3个贫困乡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实现整族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11%下降至零。累计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项目30个,整合项目资金3.56亿元。 凝聚共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强化宣传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周、日活动,以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华坪大讲坛、中心组学习等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党性教育,群团组织开展了“中华文化进校园”“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等活动,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平台刊发民族团结进步新闻报道1000余条,通过“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创新形式,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社会基础。 始终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抓文化,增认同;抓特色,促保护;抓传承,促交融。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进古村落、进千家万户等“九进”活动,全县共成功创建培育145个国家、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11个国家、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4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个“和谐寺观教堂”;涌现出96名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个人,463户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每年编排50余场民族特色文艺节目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演出,开展双语宣讲、法治宣传等各类培训300余场,并通过芒果文化节、傈僳族阔时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团结、互助、进步、友好的理念,拉近各民族情感距离。让各族群众感受改革发展的变化,感念党的关怀和恩情,激发内生动力,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独具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华坪模式下,全县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中国芒乡、美美与共华夏之坪”。(编辑/张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