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在丽江 发表于 2013-8-21 14:46

雪山下的绽放

(罗炳辉)四月,眼睛是幸福的。四月,耳朵是幸福的。当眼睛、耳朵的感受,落在心灵,激起的浪花晶莹透彻,这是春天里舞动着的美丽。四月,那抹阳光从山顶散落,东巴们虔诚低吟,将美丽与幸福装满玉水寨。当纳西族先民踏着沉重的迁徙脚步,从草原上穿过,谁也没有料到,丽江这片乐土,一直带着阳光,等待着迁徙的人群,静静期待归者。在四月,我们会流过一个叫农历三月初五的日子。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而又平常的日子,穿越着时空,游走在人神鬼的意境。那原始的呐喊,在不知觉中,用一种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象形文字记录在纸张,千百年后,这泛黄的长卷,世人称它为东巴经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不仅如此。因为,花总想开放,从过程到结果,用不同的绚丽,绽放着深邃与诱惑。头顶五佛冠,绝不是为了帅气,而是一种责任。玉龙雪山,雪花飞舞,也绝不是为了洁白的美丽。三多战神,那充满阳刚的外表,与丽江马的组合,化作玉龙圣山,绝对与这片净土相协调。依偎着安宁,在丽江。农历三月初五,那一日,或许是虔诚,也或许是厚爱,阳光与这片土地不离不弃。阳光的温柔与慈祥,从雪山上滑落下来,透过玉水寨千年威仪的五角枫,与神泉牵手,流淌而出,用错落有致的姿态滋养曾被遗忘的地平线。不早了,那些淳朴的纳西人,那些五佛冠,已在灵静的自然神像下点燃了香火。自然是有灵性的,他们相信。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里的人们,依千百年来的传统,依旧敬畏自然,不容破坏生态平衡。一个叫玉水缘的大殿,已在阳光中飘来了东巴法器的声音,那声音来自辽阔的大草原,来自万里的迁徙长路,来自远古,还是那么悠扬、那么清脆、那么深沉。这是宁静中的优雅,这是春天里鲜花绽放的声音,这是微风下抚摸的美丽,这是蓝天与流云相吻的情深。大殿前的天香炉已点起青烟,这是用古老的石头堆砌而成,七彩带已经飘起,香炉、青烟,与蓝天连在了一起。东巴们,在大殿诵读着经文,那些跳动着的文字,在东巴的口里已经变成了天籁般的旋律,向蓝天诉说,向大地诉说。那些远去的历史,只是昨天的故事,那些清晰的记忆,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缅怀祖先,我们无法忘却那些艰辛的脚步,那股走四方寻找乐土的血液,那股充满仁爱、知恩图报的血液,那股热爱自然、推崇和合的血液,没有停止过流淌。随着缭绕的青烟,甚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在天与地的连接点上展开。东巴什罗的传说,在纳西族民间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农历三月初五,这一日,祭拜东巴什罗是东巴们的大事。东巴什罗就这样在云间,追寻着民族的真理,一个神话故事就在民间铺开,雨露、阳光,涛涛的洪水,在半荒芜的土地,生命在坚强地发芽。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由来和变化,被一个东巴什罗的故事所贯穿,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从茫茫的大草原上走来,迁徙者头脑里划过一个个问号,对人性、对自然一直沉重思索。一路走来,一路思索。千百年后,我们翻开泛黄的记录,我们聆听着长辈那笑容里带着年轮的神话故事,在那些瑰丽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寻到了相应的答案,可以索解的谜底在阳光中向我们走来。当迁徙者们的智慧被抽象、提炼成精髓的时候,需要一个鲜活的载体,将思索的成果传给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在传承中发展,东巴什罗仿佛成为众望所归。戴着五佛冠,这是对民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性的解析,对文化的沿袭。东巴,一个充满宗教色彩,充满文化内涵的名字和职业,在民间成为那朵令人听得神秘的山花。尽管时光流逝得如此之快,生活里被赋予科技、进步的快捷,我们面对人类自身,面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我们依然为那些淳朴的真理而诚服。农历三月初五,那一日,在玉水寨,一个叫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与我们贴得很近,很近,如果要用距离来丈量,与它的距离为零。春风拂面,阳光在天籁里趟过我的灵魂,它从容地跨越千年的忧伤。玉水波光,惊动了那春天里低飞的小鸟,轻盈地掠过水面,水里,也有蓝天和白云,大地正幸福地与高天融合在一起。那泉声里,穿透着干脆与纯洁,在三叠水瀑布群里温柔地回眸一笑,托起三文鱼的欢快。大地在雪山的微风中醒来,用清鲜,用嫩绿,用姹紫嫣红,用淡淡的清香,尽显生命的力量。一切在静中欢畅,一切在欢畅在宁静。那一群披星戴月的慈祥,那一群鹰猎的豪爽,在这里自由释放情怀。没有远行的疲惫,不怕距离的遥远,只为来玉水寨贴近东巴,贴近自然,贴近历史,感受天地人合一的酣畅。先民那些淳朴的真理,随缭绕的青烟和攒动的人头,在东巴虔诚的诵读里,成为春天里优美的画卷。在神泉口那尊庄严而又亲和的自然神下,朝丽江坝区看去,丽江古城就在玉水寨水天一线的那端,头顶祥坐在那里美丽端庄。自发地玉水寨的人们,带着对自然的爱,带着对文化的钟情,带着祖先的缅怀,虔诚地将心灵轻放在了玉水寨,在玉水缘大在神泉口,或祈祷,或祝福,了却凡尘中的一份心愿,与天合为一体。四月,丽江带着歌声,水寨带着灵动。一颗颗守望一年的心,在玉水寨里触摸然,体会指尖下滑落的美将吉祥与幸福弥漫在春天。四月,与自然的相聚,文化的灵魂,已然是玉龙雪山无需约定的守候,在春天里放得如些美丽与动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雪山下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