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穿越(梅里-亚丁-泸沽湖)探险之旅
本帖最后由 恋在丽江 于 2012-10-12 10:40 编辑生活的吸引力最大部分来源于对未来的未知,一次充满激情的旅行也是如此。
去年就走过亚丁到泸沽湖的行程,至今记忆犹新,结果到了三江口失败而归,因为塌方和发大水过不了江。所以今年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要走那条路,我们出发的计划是亚丁到浪都,翻越矿山到香格里拉。
一切就这么想着(没有计划),10月1日,那是个还滴着几滴小雨的早晨我们从丽江出发啦。 开车开累了,中途停下休息,在路边田间和农民感受收获的喜悦! 第二天,维西到德钦,一路沿着澜沧江走,一路的峡谷风情. 这个湾还是很不错的啦,它的上面就是梅里雪山,穿过隧道就要开始上坡进入德钦县城啦. 路上拍到一群牦牛,其实这里离茨中教堂很近了,但是睡觉就过去了. 澜沧江边上一个小村落,这里路塌方,绕江边走. 丰收后的喜悦 拍poss太生硬啦 维西到德钦完全就是按澜沧江一路北上 路下的小集镇,依稀可见德维二级路的前貌.
澜沧江对岸的傈僳族村寨!云雾缭绕, 拉市海,我们都很熟悉,熟悉到了无视的地步,今天从这里出发,离开7天才回来,也许是这个原因,一下子找到了欣赏美的感觉,这不就是美景吗?可是平时我还真不觉得。 长江第一湾,你一定见过很多那的照片,这次我就不拍那个熟悉的湾了,你看过《北京青年》吗?有段徒步石头城到泸沽湖的镜头,就在这里拍的,我一直对石鼓镇背后的那座山特有感觉。 丽江石鼓镇位于丽江古城西部,东邻九河乡镇、龙蟠乡,南接石头乡,西、北部接黎明乡,是历代兵家必争 的战略要地,因镇上有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而得名,石碑直径15米,厚0.7米,是目前丽江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石鼓为古代滇藏交通要冲,现在仍是通往康藏的咽喉。南宋末年,忽必烈征大理国的西路军,曾在这里与巨津州磨些势力发生激战。元代丽江路官署曾一度设在这里。明朝在石鼓街附近的石门关设巡检司,清代设石鼓汛。石鼓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横渡金沙江的五个渡口之一。离石鼓街30多公里的格子办事处,是个富饶的小坝子,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这里有春秋战国至汉初的大批石棺墓葬,还出土了唐代吐蕃时期的藏文碑。石鼓渡口江面宽阔,水势缓和,适于摆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在此“五月渡泸”(金沙江古称泸水);公元1253年,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解放后,在石鼓碑背后的高坡上,建起了碑高8.1米的“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立于突兀的高坡上,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俯临“第一湾”,能让你顿生崇敬 一到石鼓镇就会想起我请客请的最多的鸡豆凉粉,丽江著名小吃哦,就是这条街上,这次没有停车拍,只想拍个拍个繁华集市。 永远最丰富的人物摄影,这次还是拍了不少,生活最后给予我们的就是平静幸福。 此行第一次迈过金沙江大桥,从丽江进入香格里拉,其实丽江这一侧一样可以去到维西,考虑对面香格里拉路好走,改道而已。 http://img5.ph.126.net/imqUgqrW8YkjynCquPhvww==/6598245144586199985.jpg索道桥风光 本帖最后由 恋在丽江 于 2012-10-14 09:37 编辑
放生两支乌龟,从丽江带到江边的,就是这只一直依依不舍,游回来几次不走,最后丢到江中心才被汹涌的江水冲走的。 本帖最后由 恋在丽江 于 2012-10-14 09:39 编辑
这一景还是不错的,伫立金沙江中央的一座小山,形状奇特,你认为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