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染黄”,城市“牛皮癣”如何根治?
在北京街头,共享单车正遭受低俗小广告的侵扰,其形式已从以往的纸质粘贴,“升级”为更难清理的盖戳与喷涂方式。近期,新京报记者对北京多处商圈、学校、地铁站、居民区周边的数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展开走访,发现成人服务、涉黄网址、代开发票等违法小广告泛滥成灾,大量共享单车被这些“牛皮癣”所覆盖。记者多次尝试扫描小广告上的网址、登录相关微信账号,竟都能成功打开链接,随即弹出网页风险提示,甚至还发现部分账号关联线下涉黄商家。这些违法小广告本就是城市治理的难题,如今附着在共享单车上,更是随着骑行人群扩散到城市各个角落,尤其是人流量密集之处,共享单车俨然成了令人担忧的小“黄车” 。面对这一现状,究竟该如何根治?被“黄色牛皮癣”污染的共享单车,何时才能恢复洁净?对此,共享单车企业表示,小广告不仅影响客户使用体验,还大幅增加了运维管理的清理成本;公安部门则明确将联合共享单车企业及多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执法,从源头侦查摸排,严厉打击此类扰序违法行为。
在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旁,北京东部人气极高的合生汇近在咫尺,而附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成了小广告的“重灾区”。记者在此看到,现场百余辆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无一例外都成了小广告的“代言人”。粗略统计后发现,每10辆车中近半数被喷涂了小广告,且主要集中在车座位置。有的座椅上甚至同时印着四五个广告,内容从“公积金代办提取”“代开发票”,到“成人体验馆”“共享女友”“看片网址”等五花八门,部分广告用词粗俗不堪,直接喷涂“北京XX网”字样。
三里屯商圈附近同样如此,大量共享单车的车座上,被喷涂着代开发票、代办公积金、涉黄网址等小广告。不少准备扫码骑车的市民对此十分反感,“每次骑车都尽量挑新的、干净的,实在没车才会骑这些‘广告车’”“到处都是,根本没办法”“希望有人能管管”“纸质小广告夏天晒过后,胶水还会粘衣服,特别膈应”。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些距离学校仅几百米的共享单车停放区,也未能逃脱小广告的“魔爪”。一位市民表示,“这些小广告影响太坏了,尤其是涉黄内容,对学生和年轻人危害很大,家长们都很担心。”而且,记者走访多个地铁站、居住区附近的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后发现,越是人流量大、热闹的地方,小广告越是密集。
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不仅让骑行者感到无奈,更让共享单车运营者头疼不已。一位运维人员无奈地说:“根本不知道这些小广告是什么时候贴上去的,清理起来特别费劲,得用除胶剂、小铲子,现在很多直接喷上去的,更难弄干净,要用热水反复擦。”在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些共享单车座椅上有明显的划痕,都是清理小广告留下的痕迹,还有些虽已清理,但仍能看到浅浅的印记。
为了体验小广告的清理难度,记者用蘸有洗衣液、肥皂水的抹布,尝试清理一辆共享单车上的喷涂式小广告,用力擦拭数分钟后,效果却微乎其微。记者联系了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客服均表示,一般需要骑行者提供具体地点,工作人员才会前往处理。在反映情况两天后,记者接到客服回访,称问题已得到解决。相关企业表示,这些张贴、喷涂在车筐、车架、车锁、车座等位置的小广告,不仅让车辆外观变得脏乱,影响企业形象和市民用车体验,还迫使企业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进行清理,增加了运营成本。更严重的是,多数非法小广告存在诱导、诈骗等风险,部分甚至直接覆盖了共享单车的扫码区,稍有不慎,市民就可能上当受骗,导致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究竟暗藏哪些风险?记者随机输入一个涉黄广告网址,手机立刻弹出风险提示,继续进入网站后,页面出现色情视频、直播、游戏、博彩平台入口等内容。选择“免费直播”后,又弹出下载软件的提示,而下载软件后发现,观看色情视频还需充值会员,且全程无需认证登录。登录另一个网址时,手机同样弹出风险提示,显示该网址涉嫌诈骗,可能存在散布违法信息、虚假宣传等问题。
除了常见的涉黄网站广告,小广告中还有不少写着“成人体验馆”“解压体验馆”并配有二维码。扫码后,微信会自动跳转至相关公众号和客服微信,二者均宣称能为男性用户提供“全程私密”“无接触式”的硅胶娃娃体验服务。“客服人员”介绍,娃娃服务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不同价位和时长,消费者付费后,即可获取服务地点和房门钥匙密码。多位“客服人员”称,在北京设有多个服务房间,消费者可就近选择。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是否需要身份证登记、服务是否合法、有无营业执照时,对方均表示“无须登记”,坚称是“合法生意”,但始终未出示相关营业执照。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线上平台存在大量“解压体验馆”服务信息推送。页面显示,这些商户通常24小时营业,服务地点多为公寓,配备沙发、双人床、投影等设施,大量内容暗示可提供成人娃娃服务。但只有部分商家展示了资质证明,营业执照多为“个体工商户”,还有部分商家未提供任何执照信息。
根据线上平台信息,记者来到位于双井附近的一家“成人体验馆”。该地点位于商住两用楼宇内,每层有多个公寓房间,美甲店、美容店等个体商户在此经营。“成人体验馆”门前大门紧闭,厚重的门帘遮挡着,电子猫眼和密码锁显得十分“戒备”。
线上关于“成人体验馆”的广告为吸引顾客,不仅宣传内容吸睛,经营者还以高额回报招揽加盟商。一位经营者称,“项目属于风口”,成本低,租房选址只要能办执照的公寓,房东提供基本设施即可,“只要不涉及陪玩,就没问题”。谈及引流,对方表示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只是手段之一,线上公众号、平台短视频、笔记分享等方式“效果更好”。当记者询问风险问题时,经营者宣称“有办法规避”,还表示虽然不接待未成年人,但也不查验身份证件,只需询问年龄,保留聊天记录即可。在调查中,个别经营者甚至公然表示可提供“上门服务”,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对方转发公众号链接称“不能回复,会封号”,公众号内展示着“24小时上门按摩服务”及“美女技师”照片,并标注了所在城市。
针对共享单车涉黄广告、“成人体验馆”涉黄服务等问题,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治安支队民警明确表示,无论是在车座喷涂涉黄广告,还是开设“成人体验馆”,均涉嫌违法。民警介绍,此前已对利用硅胶娃娃开设的体验馆进行过打击,所谓的“合法”“正规”只是营销话术,很多此类场所都存在不正当服务。未来,辖区派出所将加强侦查,联合线上平台对出租屋进行摸排,及时打击违法行为,也呼吁热心群众积极提供线索。
由于涉黄小广告张贴迅速,共享单车流动性大,没有固定违法点位,整治难度较大。民警表示,与传统小广告不同,这类广告难以通过蹲守固定点位抓获嫌疑人,需要联合共享单车企业,从源头侦查摸排,治理扰序行为,这注定是一场长期斗争。
共享单车企业也面临诸多难题,小广告张贴速度快、范围广,内容繁杂,企业取证困难,清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经调查发现,张贴者多为受雇的老弱或残障人士,且常在夜间或人流密集时行动,企业监控难以覆盖,即便发现也难以当场制止。尽管如此,2024年北京市骑行全行业仍清理了900万张小广告。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组建专门的运维团队,配备专业清理工具,每天进行多轮巡查;研发新型车辆涂层,降低小广告附着性;同时提醒市民增强反诈意识,呼吁大家通过拍照举报、“随手清”等方式参与治理。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锋律师指出,共享单车上的涉黄广告可能触犯刑法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同时未经许可张贴广告违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将面临罚款;若涉及无资质经营,同样违法;线上平台若未审核广告内容,也需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擅自散发涉黄广告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损害共享单车企业权益需承担赔偿责任,涉及诈骗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
对于“解压体验馆”,若存在未取得合法执照、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问题,经营机构不核实消费者年龄将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若提供“一对一陪侍”或线上招嫖引流,可能构成组织卖淫罪或协助卖淫罪。单纯提供硅胶娃娃服务虽不直接构成卖淫,但存在暗示性服务可能被认定为“变相卖淫”;若通过线上组织多人提供“服务”,即便无直接性接触,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吴锋律师提醒,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进入相关场所可能被误认为参与嫖娼面临拘留,扫码注册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因设备卫生问题感染疾病,或遭遇“会员费”“保证金”等诈骗造成财产损失。治理共享单车上的涉黄广告,需要法律监管、技术治理、平台责任和公众监督多管齐下,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来源/新京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