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图假证看制度衔接之困,外卖健康证政策调整遭遇落地难题
近日,央视总台之声报道的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四川推出新政策,不再要求外卖骑手接单时上传健康证,然而部分外卖平台却依旧维持强制上传的要求,地方政策与平台规则“针锋相对”,让外卖骑手陷入迷茫。去年11月,四川率先打破常规,明确全省外卖送餐人员、售卖预包装食品的工作人员无需办理健康证,同时,体检机构也不再为外卖员提供健康证体检服务。追溯健康证存在的缘由,主要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需每年体检,持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但如今,随着全国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的普及,外卖包装愈发严密,消费者收到的外卖往往被订书钉封死,且包裹多层透明薄膜,外卖员与食物的直接接触几乎被完全隔绝,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近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角度看,四川的政策调整既贴合实际,也切实减轻了外卖骑手的负担。
然而,这份政策善意在落地时却遭遇阻碍。因平台仍坚持健康证要求,而新政策实施后,外卖员无处体检,不少人无奈选择通过P图、办理假证来应付。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政策与平台对接的难题。当下主流外卖平台多为跨区域运营,健康证作为长期默认要求,仅四川一地的政策变动,就需要平台开发特殊版本以适配,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与技术难度。值得欣慰的是,据央视新闻21日报道,多家外卖平台已表态,将依照四川省政策,逐步取消对当地骑手强制上传健康证的要求。
事实上,这场矛盾的根源在于各方对外卖员健康证必要性的认知分歧。此前就有媒体曝光,不少地方外卖骑手假健康证泛滥,30元就能“包过”,且平台、配送站点对此默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固然反映出部分骑手怕麻烦、平台管理松懈的问题,但也侧面说明健康证对外卖行业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在市场长期运转中,平台、站点、商家、骑手等参与者基于“理性人”考量,形成了一种共识:在严密包装的保障下,放松健康证要求并不会显著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四川的新规正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认可。
面对此次“健康证办理两难”的困境,社会应以此为契机,从行业层面深入探讨外卖员健康证的存废问题。健康证作为准入许可,会给外卖员带来额外经济负担,若有其他有效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取消健康证要求不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当然,给外卖员减负绝不能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在取消健康证的同时,还需进一步细化外卖包装与运送规范,对商家和骑手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底线不被突破。
(来源/澎湃新闻评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