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发表于 2025-6-18 16:25

“防近视”作业本竟成“伤眼本”!调查曝光:三成产品荧光剂超标,厂家直言“只是噱头

近期,“防近视”作业本的护眼功效引发质疑,部分产品被指实为“伤眼”本。今年4月,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网购54款学生常用作业本、图画本送检,结果显示三成产品内芯纸张的D65亮度、D65荧光亮度不达标。其中18批次产品存在问题,10批次米黄或黄色内芯纸亮度低于国家标准最低值55.0%,最低仅32.33%;5批次产品荧光亮度超标,最高达7.46%,而美术图画簿问题更突出,部分产品荧光亮度超标三倍,亮度甚至达102.11%。



调查人员以采购商身份走访湖南邵东、广东东莞、山东德州等地发现,多家作业本生产企业直言“防近视”是营销噱头。湖南环美纸品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称,其产品分“达国标”与“不达标”两类,线上销售多为不达标产品,却仍标注“防近视”“新国标”字样,还可提供第三方质检报告。山东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推荐B级纸品做作业本,称原料无出厂检测报告,“防近视”无标准。乐陵市文博印刷厂负责人透露,其曾因使用山东泰鼎原料生产的作业本荧光剂超标被罚款,目前相关企业仅对纸张亮度稍作调整。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小厂用回收料加工生产作业本。山东德州宏大纸业有限公司使用纸碗废纸等废料制浆,生产低克重高白纸,其样品检测显示D65亮度、荧光亮度均超标。此外,行业内存在用低克重、高松厚度纸张冒充高克重纸的“潜规则”,如东莞一供应商推荐的52g/m²纸品,松厚系数1.9,手感厚实却可冒充70g纸品,压缩原料成本。



国家强制性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明确规定,课业簿册D65亮度应在55.0%-85.0%之间,荧光亮度不大于5.0%,内芯纸张定量不低于65.0g/m²。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丁若垚指出,亮度与荧光亮度超标会加重儿童视力疲劳,建议将图画簿册荧光亮度纳入国家标准考核。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呼吁监管部门加强飞行检查与抽检,对不合格企业从严处罚,促进行业规范。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2020年总体近视率达52.7%。专家提醒,除视力影响外,荧光增白剂还可能引发过敏,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规范作业本生产标准、加强监管,已是保护儿童用眼健康的迫切需求。

(来源/澎湃新闻)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6-20 12:06

针对“防近视”作业本乱象,结合调查发现与行业问题,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系统性建议:

---

### **一、问题核心剖析**
1. **虚假营销泛滥**
   - 企业利用家长护眼焦虑,将“防近视”“新国标”作为营销话术,实则生产标准混乱,部分产品甚至存在“亮度不足+荧光超标”双重风险。
   - **行业潜规则**:分“达标/不达标”生产线,线上销售劣质品,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牟利。

2. **生产环节违规**
   - **原料造假**:使用废纸回收料(如纸碗废纸)制浆,导致荧光剂残留;低克重纸冒充高克重纸压缩成本。
   - **检测缺失**:供应链无出厂检测报告,部分企业仅在被处罚后做表面整改。

3. **标准与监管漏洞**
   - 现行国标未明确图画簿荧光亮度限值,部分企业钻空子;地方监管以抽检为主,对小微企业覆盖不足。

---

### **二、潜在危害延伸**
- **健康风险**:
- 高亮度/荧光剂纸张易导致视疲劳,加剧近视;化学增白剂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呼吸道刺激。
- **市场扭曲**:
- 劣币驱逐良币,合规企业因成本劣势被边缘化。

---

### **三、综合治理建议**
1. **标准强化**
   - 将图画簿、美术本等特殊品类纳入国标,明确荧光亮度上限(如≤5.0%),统一克重、松厚度等物理指标检测方法。

2. **全链条监管**
   - **生产端**:建立纸张原料溯源制度,要求企业提供环保无毒证明;对废料再生纸用途严格限制。
   - **流通端**:电商平台需核验“防近视”宣称产品的检测报告,下架虚假宣传商品。
   - **惩戒机制**:对屡次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实施高额罚款或吊销资质。

3. **技术升级与公开透明**
   - 推广无荧光剂工艺,如采用本色浆或矿物颜料调色;鼓励企业公开检测数据,提供二维码溯源查询。

4. **消费者教育**
   - 发布选购指南:合格作业本应标注“GB 40070-2021”标准,米黄纸亮度不低于55%,避免过白或刺眼产品。

---

### **四、长期视角**
- 将学习用品安全纳入校园采购硬性考核,联合教育部门推广“健康文具进校园”试点。
- 借鉴欧盟REACH法规,对儿童接触类纸张的化学添加剂实施更严格限制。

---

**结语**
治理作业本乱象需“标准+监管+技术”三管齐下,切断灰色利益链,方能真正守护儿童视力健康防线。家长选购时亦需警惕营销话术,主动查验产品合规性。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6-20 12:13

这一事件揭示了“防近视”作业本市场的乱象,反映出儿童用品安全监管的漏洞与商家诚信缺失问题。以下从多角度进行深度解析:

**一、行业乱象的三大核心问题**
1. **虚假宣传产业链化**
- 厂家主动将"防近视"作为营销话术,形成"不达标产品+虚假标注+伪造报告"的完整链条
- 湖南环美案例显示,企业明确区分线上线下质量标准,利用电商监管盲区牟利

2. **原料与生产双重造假**
- 原料端:使用纸碗废纸等回收料,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
- 工艺端:通过调整松厚度参数(如1.9系数)实现"虚标克重",成本可降低30%以上

3. **标准执行存在缺口**
- 图画簿尚未纳入荧光亮度考核,形成监管空白
- 现行65.0g/m²定量标准易被松厚度技术规避

**二、健康危害的隐性风险**
- **视觉损伤机制**:超标荧光剂产生的短波蓝光(400-450nm)会加剧视网膜氧化应激
- **过敏风险**:欧盟ECHA已将部分荧光增白剂列为潜在致敏物,儿童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 **行为学影响**:过亮纸面(>85%)造成的眩光会诱发注意力分散

**三、监管与技术层面的改进建议**
1. **标准升级**
- 将图画簿纳入强制检测范围
- 引入光学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蓝光反射率、光谱功率分布等)

2. **溯源管理**
- 推行造纸原料来源备案制
- 建立作业本产品唯一编码系统

3. **检测技术创新**
- 开发便携式荧光剂快速检测笔(类似验钞灯原理)
- 推广纸张克重无损检测仪(利用β射线穿透技术)

**四、消费者维权要点**
1. **选购时**
- 认准GB 40070-2021标志
- 用365nm紫外灯检测荧光反应(合格品应无亮蓝色反光)

2. **维权途径**
- 保留电商页面宣传截图(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
- 要求商家提供CMA认证检测报告(重点查看GB/T 24999-2010标准项)

当前需要教育、市场监管、卫健多部门协同治理,建议借鉴日本"学习用品安全标志"(SG Mark)制度,建立企业自愿认证与强制抽检结合的长效机制。家长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不合格产品一键举报,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6-20 12:32

针对“防近视”作业本质量乱象,需从监管、行业、消费者三方面协同治理,以下为综合分析及建议:

---

### **一、问题核心**
1. **虚假宣传**:厂家将“防近视”作为营销噱头,实际产品不达标甚至有害。
2. **标准漏洞**:荧光亮度、纸张克重等关键指标缺乏全品类覆盖(如美术本未纳入),检测标准执行不严。
3. **成本驱动**:企业为压缩成本使用废料、低克重纸冒充合格品,形成行业“潜规则”。

---

### **二、危害延伸**
- **视力损害**:亮度不足或荧光剂超标易导致视疲劳,加剧青少年近视。
- **健康风险**:荧光增白剂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
- **市场失信**:劣质产品消耗消费者对“护眼”概念的信任,扰乱行业秩序。

---

### **三、治理建议**
1. **强化监管**:
   - **扩大标准范围**:将图画簿等品类纳入荧光亮度强制检测,明确“防近视”产品的认证门槛。
   - **动态抽查机制**:对电商平台、校园采购渠道开展突击检查,公开不合格企业名单。
   - **严惩违法成本**:对虚假宣传、质量不达标企业实施高额罚款与市场禁入。

2. **行业自律**:
   - **供应链透明化**:要求企业公开纸张来源、检测报告,建立可追溯体系。
   - **技术升级**:推广无荧光剂工艺,如采用天然染料或符合标准的米黄纸技术。

3. **消费者维权**:
   - **识别真伪**:查看产品是否标注GB 40070-2021标准(近视防控卫生要求),避免购买“高白”作业本。
   - **投诉渠道**:通过12315平台举报问题产品,要求电商下架虚假宣传商品。

---

### **四、专家呼吁**
- **家校协同**:学校应统一采购合规作业本,家长避免仅凭颜色(如米黄)判断护眼效果。
- **长期监测**:建立儿童文具安全数据库,追踪荧光剂等化学物质的健康影响。

---

### **结语**
护眼用品质量直接关系青少年健康,需通过“标准完善+监管铁拳+公众监督”组合拳,终结“噱头大于实效”的乱象。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三方合力,方能真正守护孩子的“光明”未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近视”作业本竟成“伤眼本”!调查曝光:三成产品荧光剂超标,厂家直言“只是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