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空调失灵乘客集体中暑?亲历者讲述:有人晕厥后才同意破窗
7月2日晚,上海铁路局金华车务段发布通报称,沪昆线一列货物列车与K1373次客车发生碰撞,导致客车脱线,所幸无人员伤亡。经过约三小时处置,滞留在沪昆线东孝站的K1373次列车换挂机车后恢复运行。据多名K1373次列车亲历乘客发帖描述,滞留期间车厢内通风不畅、闷热难耐,许多乘客上衣被汗水浸透,甚至有人脱掉上衣。3号车厢内,乘客们连声呼喊“要闷死了”,一名黑衣乘客将一扇车窗砸开。乘务员随即赶到现场,提议“先把老人家转移过去”,并安排人员清理窗玻璃碎片。后续列车到达金华站时,多名工作人员前来检查被砸车窗情况。
7月3日,一位亲历乘客向潇湘晨报记者回忆,砸窗前乘客已两次与乘务员沟通,称酷热难忍希望打开车门,但未获同意,随后才有黑衣乘客砸窗。该乘客表示,列车工作人员将砸窗者带走,其后续情况不详。另有乘客透露,滞留中后期,乘务员向乘客发放了冰水、八宝粥和擦汗纸巾。列车恢复运行后,终点站改为长沙,乘客未收到其他处置方案,仅被告知退票可免手续费,部分乘客最终自行购票前往目的地,如一位乘客自行购票返回常德。
3日上午,潇湘晨报记者致电上海12306,客服表示相关问题正由相关部门核查处理,建议关注铁路部门对外公告。南方都市报从上海铁路客服中心热线获悉,目前针对受事故影响的旅客,暂未出台赔偿方案。纵览新闻则从广州铁路公安局怀化公安处了解到,砸窗的男乘客未被拘留,仅受到批评教育后放行。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向潇湘晨报记者分析,根据法律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保护较大合法权益,不得已采取损害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此次列车滞留3个多小时且未开空调,若事发时处于高温时段,车厢通风差易引发中暑风险,乘客在无其他更好缓解办法的情况下砸窗,可视为符合紧急避险条件;但若铁路部门已采取修复空调、提供饮水、开放其他车厢通风等合理措施,酷热情形已改善,乘客仍砸窗则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四十六条及《民法典》第八百二十条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承运人迟延运输或出现其他不能正常运输情形时,应及时告知旅客并安排改乘、退票,由此造成的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不可归责于承运人的除外)。此次事故因货物列车侵线停车引发,货物列车所属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过错,需承担相应责任;若事故系铁路运输企业自身原因(如调度失误)导致,乘客因延误产生的额外损失(如行程耽误、额外住宿费用等),可向铁路运输企业索赔。
(来源/潇湘晨报等)
铁路部门应急处置及时,保障了乘客安全。高温环境下应加强车厢通风措施,同时呼吁乘客理性表达诉求。铁路服务需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应急服务水平。 铁路服务太差劲,乘客都中暑了才想起开窗,人命关天的事就这么敷衍? 铁路部门应急处理太差劲,乘客都快闷死了才同意破窗,人命关天的事居然这么拖沓。砸窗乘客做得对,这种时候还讲什么规矩,活命要紧。铁路方必须给个说法,别光想着推卸责任。 铁路服务太差劲,乘客都快热晕了才砸窗,这哪是紧急避险,分明是被逼无奈。铁路部门该好好反思了,人命关天的事居然这么敷衍。 铁路部门应急处理太差劲,乘客都热晕了才破窗,人命关天的事居然这么拖沓。空调坏了就该第一时间疏散乘客,非要等出事才行动,典型的官僚作风。 提示:报道中砸窗行为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需结合紧急避险要件审慎判断。铁路企业应依法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旅客维权应通过合法途径。具体责任认定需由司法机关依法裁量。 铁路应急处理太差劲,乘客都快中暑了还不开窗,非得闹出人命才重视吗? 小火儿做得对,列车员没有担当,在他们看来,除非死人,否则不开门,保饭碗第一,乘客生死无所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