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法案成导火索!马斯克的“美国党”是野心还是泡沫?
当地时间 7 月 5 日,一则重磅消息从社交媒体炸开 —— 美国商业大亨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高调宣布 “美国党” 成立,并直言 “还给你们自由”。面对网友关于新政党是否参加 2026 年中期选举或 2028 年总统选举的追问,马斯克更是掷地有声地回应 “明年”,这场由企业家掀起的政治风暴,瞬间成为全球舆论焦点。事实上,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的想法早有端倪。回溯时间线,6 月 5 日,他就在社交平台发起投票,抛出 “是时候在美国创建一个真正代表 80% 中间派的新政党” 的议题,超 563 万人次参与投票,80.4% 的支持率,让马斯克看到了 “民意” 土壤。随后,他欣然采纳粉丝建议,将新政党命名为 “美国党”。然而,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导火索,是特朗普力推并于 7 月 4 日签署生效的 “大而美” 税收和支出法案。
“大而美” 法案被视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减税政策的延续与升级,同时也是对上一任政府 “绿色新政”、福利支出政策的大幅调整。该法案因可能削减联邦援助、加剧长期债务、为富人与大企业减税,而被诟病为 “劫贫济富” 之举。对于马斯克而言,法案提议取消电动汽车消费者税收抵免,直接触碰到他作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的核心商业利益。此外,马斯克还公开批评法案不仅未削减预算赤字,反而进一步扩大,与政府效率目标背道而驰。自此,围绕法案的分歧,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口舌之争愈发激烈。
就在 “大而美” 法案签署成法前几小时,马斯克再次在社交平台发起新党派相关投票,约 124.9 万次投票中,65.4% 的支持率似乎为他的 “美国党” 成立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法律,政党成立的资质确认需历经复杂认证程序,马斯克的此番举动,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造势,试图将新政党打造为维系自身人气与影响力的政治筹码。
从美国社会层面剖析,民众对两党无休止的政治互斗早已深感厌恶。马斯克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情绪,试图借新政党刺激民主党与共和党,打破两大党为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僵持局面。作为科技、商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马斯克成立新政党,或意在迫使美国政界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企业利益,为自己及相关产业争取更大的政策话语权。
社交媒体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成为马斯克手中的利器。凭借庞大的社交网络粉丝基础,他不断积攒人气,若能通过 “美国党” 凝聚起庞大的网络追随者,无疑将为其商业版图的稳定发展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回顾马斯克过往经历,无论是 SpaceX 的太空探索,还是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革新,无不彰显其 “大胆”“冒险” 的行事风格。此次成立 “美国党”,看似是他在政治领域的一次 “跨界” 尝试,实则暗藏商业与政治利益的深层算计。倘若在 2026 年美国中期选举中,马斯克与他的 “美国党” 再度做出惊人之举,或许真将引发美国政坛的强烈震动。但这一切究竟是一场吸引眼球的炒作,还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布局?答案,或许只有留待时间揭晓。
(综合:红星评论)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引发热议,企业家跨界政治展现新尝试。期待其能为美国政坛带来新气象,推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 马斯克玩政治比造火箭还危险,小心炸了自己后院。 提示:该内容涉及美国政治议题,需注意遵守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相关法规,避免传播未经核实的外国政治信息,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马斯克玩政治?商人本性难改,不过是借政党之名谋商业利益罢了。 马斯克玩政治?商人本质难改,不过是借政党之名谋商业利益罢了。 马斯克玩政治?商人本性难改,不过是借政党之名行商业之实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