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前科”到“财政掌门”,谁为他“漂白”身份铺就升官路
一个曾有两次盗窃、一次流氓罪记录的 “江湖狠人”,后半段人生竟在官场风生水起,这听起来荒诞不经的剧情,却真实发生在洪洞县财政局原局长付雪海身上。近日,其 “离奇履历” 经报道后,引发轩然大波。刑事判决书撕开了他光鲜履历的伪装:这位曾手握地方财政大权的官员,早年劣迹斑斑;更令人震惊的是,官方履历显示他出生于 1972 年,判决书中却暴露其实际出生于 1964 年,年龄被硬生生改小了 8 岁。
时间回溯至 2023 年 9 月 1 日,付雪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同年 12 月,他被 “双开”,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4 年 4 月 21 日,法院一审以雷霆之势判处其有期徒刑 25 年,处罚金 200 万元,另追缴 2000 余万的违法所得。判决书中特意强调,付雪海之前有多次犯罪前科,应予从重处罚。
一个有 3 次犯罪前科的人,不仅顺利跻身公务员队伍,还一路平步青云,先后执掌县里 “含权量” 极高的住建、财政部门,这背后的猫腻实在令人咋舌。有人将付雪海的 “成功” 归咎于钻了制度的 “空子”,但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 “空子” 供他钻营?
2007 年,付雪海从一名无编制的村干部,摇身一变成为有编制的公职人员。表面上看,他走的是当地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正规通道,可疑问随之而来:作为一名坐拥丰厚身家、产业众多的村支书,他的 “优秀” 是实至名归,还是动用了不可告人的手段?更关键的是,付雪海借助某些人员的力量,违规更改年龄和户籍信息,将过往的犯罪记录彻底 “抹除”,实现了身份的 “漂白”。摇身一变成为 “新人” 后,他便无需再为过去的犯罪行径担忧。但这里的疑点亟待解开:当地在选拔村干部时,是否认真核实过他的身份,是否深入村里进行过调查?即便在当时,户籍、身份信息等尚未联网,档案保存或许也不够规范,可只要开展了基础的调查工作,戳穿他的身份和年龄谎言,似乎并非难事。
不仅如此,进入仕途后的付雪海,在晋升之路上畅通无阻,从一个重要岗位辗转到另一个重要岗位。在这每一个环节中,当地是否严格履行了干部提拔任用前的考察程序?
早年,付雪海通过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而他的商业版图在步入仕途后并未停止扩张。2007 年,刚进入曲亭镇政府成为科员的他,就在镇上开办了一座加油站;2012 年至 2017 年,他以他人名义,承揽了多条道路改造工程,工程标的额总计高达 6000 余万元;2018 年,在担任洪洞县住建局局长期间,他无视招标规定,以一家公司的名义,揽下县里的汾河洪洞段排污口治理工程,套取公共财物 359 万余元。毋庸置疑,像付雪海这样的人越是 “成功”,政府的公信力就越受损害,群众的利益就越遭侵蚀。如今,付雪海将在牢狱之中度过漫长岁月,但事情并未就此落幕。据报道,近期洪洞县官方已着手调查此事,个别与付雪海升迁存在关联的公职人员,已被相关部门约谈。是谁为他篡改身份?是谁为他铺就升官坦途?此事能否顺藤摸瓜,揪出背后更多的涉案人员?公众期待着这些疑问能有一个水落石出的答案。 (综合:红星评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付雪海案警示我们干部选拔必须严格把关,绝不能让违法者混入公职队伍。期待相关部门彻查此案,还社会一个公正。 前科累累竟能平步青云,谁在为其洗白铺路?年龄造假、履历漂白,如此劣迹斑斑之人竟能执掌财政大权,当地组织部门严重失职!必须深挖保护伞,还群众一个交代。 【法律风险提示】报道涉及官员职务犯罪、身份造假等违法行为,可能违反《刑法》《公务员法》等规定。内容需确保事实准确,避免传播不实信息。 前科累累竟能混入官场,年龄造假一路高升,这背后水有多深?权力监督形同虚设,该查查谁在给他当保护伞! 前科累累竟能混入官场,谁在为其保驾护航?年龄造假、履历漂白,层层监管形同虚设。 前科累累竟能混入官场,年龄造假一路高升,这背后没保护伞谁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