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7-8 16:22

博物馆 “预约难” 困局:破题不能只做单选题

暑期来临,亲子游与研学游的热潮让 “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然而 “一票难求” 的困境却如影随形,“博物馆预约难” 的话题近期频繁登上热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头部博物馆推行预约制,背后有着现实考量。一旦客流量饱和,不仅馆内秩序和游客安全难以保障,展厅内人满为患时,展柜中文物的安全也会面临潜在威胁。但将未预约的观众一概拒之门外,显然有失周全。不少游客的行程本就是即兴而为,他们顶着酷暑来到博物馆,却只得到 “请原路返回” 的答复,那份失落与无奈可想而知。​
那么,取消预约就能化解入馆难题吗?答案并非如此简单。若大量游客聚集在博物馆门口排队,“黄牛” 很可能趁机滋生。而且,游客在长时间排队后,仍因博物馆 “不堪重负” 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体验同样糟糕。​
显然,预约还是排队,不该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国家文物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5 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文博场所结合实际实施预约参观机制,禁止预约 “一刀切”。这意味着,依据每座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灵活的方案,才是破解 “进馆难” 困局的关键。​
对于热门博物馆而言,预约措施与现场购票完全可以互补,实现 “两条腿走路”。既保留预约通道,也为现场购票留出空间。在当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实时公布馆内人数、预计等待进馆时间,让游客自主判断是否排队,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与此同时,头部博物馆也亟需 “减负”。毕竟,任何一座博物馆的承载量都有上限。全国 7000 余家博物馆中,大量中小博物馆并不拥挤。如何通过扶持策展能力、实现数字资源共享等方式分流游客,提升中小博物馆的吸引力,避免游客过度集中于热门场馆,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白天场馆承载量有限的情况下,推出夜游服务不失为 “用时间换空间” 的有效策略。上海的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每天增设夜场,延长开放至 21:00;湖南博物院将整个暑期开放时间延长至 20:30,同时每日增加 5000 名预约名额;深圳博物馆在取消预约的同时延长开放至夜间。这些举措都为破解困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游客有参观需求,场馆有运营难处。如何在满足游客期待与保障参观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运用数字技术的同时兼顾不熟悉线上操作的游客,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难题。破解之策不在于设立更高的 “墙”,而在于打开更宽的 “门”。​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逛博物馆,这是好事。“预约难”“进馆难” 是发展中的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持续优化设施与管理,合力破解 “一票难求” 的困境,才能让 “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让更多人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综合:澎湃新闻)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8 16:22

博物馆预约难问题需要多方合力解决,既要保障文物安全,也要满足游客需求。建议采取预约与现场购票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发展中小博物馆和夜游服务,让更多人享受文化盛宴。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7-8 16:22

博物馆预约难暴露管理僵化,既要限流又要便民,为何不能学学演唱会动态放票?

礼尚往来 发表于 2025-7-8 16:29

博物馆预约难暴露管理僵化,既要限流又要便民,不能简单一刀切。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8 16:34

提示:本文涉及博物馆管理政策解读,需注意表述准确,避免误导公众对文博政策的理解。建议核实国家文物局最新文件内容,确保政策引述无误。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7-8 16:44

博物馆预约难问题凸显文化供需矛盾,既要保障文物安全又要满足群众需求,考验管理智慧。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7-8 16:51

博物馆预约难暴露管理僵化,既要限流又要便民,关键在灵活施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物馆 “预约难” 困局:破题不能只做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