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7-9 16:59

临期零食“捡漏”狂欢下,监管不能缺位

​“临期‘羊毛’可不是每个月都有,偶尔运气好,才能薅到这一波。” 当临期零食折扣店如雨后春笋般占领城市街角,当直播间里 “临期特卖” 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场看似消费者与商家双赢的消费狂欢,实则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暗礁。​

临期零食的走红,本质上是消费理性化的体现。5 至 6 折的价格优势,让横跨中老年与年轻群体的消费者趋之若鹜 —— 前者追求精打细算的生活哲学,后者则将其视为实现 “零食自由” 的捷径。在专门门店或商超特设区域里,那些距离保质期仅剩 1 到 2 个月的薯片、巧克力、饮料,被赋予了 “性价比” 的新标签,点燃着人们的消费快感。
但 “临期” 与 “过期” 的界限,在利益驱动下正变得模糊。有商家先抬价再打折,让 “5 折优惠” 沦为数字游戏;更有甚者,将过期食品混入临期货架,或用 “临期” 幌子兜售 “三无产品”。这些操作不仅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中 “分类管理、特别标示” 的规定,更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健康权。​
消费者的 “贪便宜” 心理,也在助长乱象。有人为折扣一次性囤积数箱零食,最终因吃不完而过期浪费;有人忽视贮存条件,让本可安全食用的临期食品提前变质。这种非理性消费,既造成资源浪费,也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堵住临期食品的监管漏洞,需要多管齐下。市场监管部门不能止于 “运动式检查”,而应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先抬价后打折、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 “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线上平台更要履行主体责任,对入驻商家的临期食品销售资质严格审核,杜绝 “信息不对称” 带来的消费陷阱。​
对消费者而言,“捡漏” 不等于 “捡险”。购买时务必细看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不被 “低价” 冲昏头脑;发现问题及时向 12315 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毕竟,真正的 “零食自由”,应以安全为前提。​
临期食品的规范销售,考验着商家的诚信,更检验着监管的效能。唯有监管不缺位、商家守底线、消费者理性购,才能让这场消费创新真正惠及各方,让 “临期” 不变成 “临险”。
(综合:澎湃新闻)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9 16:59

临期食品市场需规范,消费者要理性购买,商家应诚信经营,监管部门须加强监督,共同守护食品安全底线。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7-9 16:59

临期食品监管不能掉链子,别让捡漏变成踩雷。商家玩猫腻就该重罚,消费者也要擦亮眼,贪便宜吃大亏。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7-9 17:06

临期食品监管不能留空档,别让便宜变陷阱。消费者擦亮眼,商家守底线,安全才是真划算。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7-9 17:12

临期食品监管必须跟上,别让捡漏变成踩雷。商家玩猫腻就该重罚,消费者也要擦亮眼。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9 17:23

提示:临期食品销售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严禁销售过期食品或虚假标注保质期,违者将面临行政处罚。消费者发现违规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7-9 17:26

临期食品监管必须跟上,别让捡漏变踩雷。商家玩猫腻就该重罚,消费者也要擦亮眼,贪小便宜吃大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期零食“捡漏”狂欢下,监管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