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发表于 2025-7-10 09:41

丽江白沙太平村:71套传统院落活化利用,构建“雪山-古镇-村落”文旅新生态

七月的阳光漫过玉龙雪山的肩头,轻轻洒落在白沙镇太平村的青石板路上。760米的主街两侧,纳西木楞房如时光的剪影静静排列,铜艺工坊的叮当声撞碎午后的宁静,扎染布的靛蓝在风中舒展,米酒坊的醇香漫过门扉——这里,是正在发展的丽江雪山村文商旅街区。这条承载着白沙文旅升级梦想的新街区,这个让纳西文化从古籍里走出、让雪山风光与民俗烟火相融的新空间,正悄然重塑着丽江文旅的版图。


作为“古纳西王国”的古都,白沙古镇的青石板路曾承载着无数游客对丽江的想象。但随着丽江旅游的持续升温,核心区的拥挤渐成常态,旺季时摩肩接踵的人群稀释了游览体验,同质化的商铺让文化魅力打了折扣。“旺季时古镇里挤得转不开身,游客体验打折扣,商户也愁没地方扩张。”在白沙古镇经营咖啡馆的和师傅如此抱怨。而转机就藏在太平村的古院落里,这个紧邻玉龙雪山的纳西村落,71套完整保留的传统民居像一串被时光珍藏的珠子,成了破解困局的密钥。2023年,呈沙(丽江)文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接手开发打造雪山村文商旅项目。“不复制古镇,而是做补充、做升级,让太平村成为白沙片区的‘文旅新引擎’。”项目负责人苏炳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并未破坏村落原有肌理,而是在修复古院落的基础上注入新业态。“71套院子,每一套都带着纳西族的生活记忆,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记忆‘活’起来。”苏炳辉指着一栋正在收尾的院落说,这里将成为“纳文小院”,游客可跟着传承人学写东巴象形文字,触摸千年文化的温度。


走进已营业的民居院落,匠人正手把手教游客锻打铜壶,炉火把墙面映得通红;隔壁“纳织小院”里,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挂满庭院,几位游客正跟着非遗传承人将染好的布料制成围巾。“这些不是摆设,是能让游客‘上手’的文化体验。”民宿运营负责人介绍,项目精选20-30个院落打造“纳时纳西”品牌,每个院子聚焦一项非遗技艺,游客既能住下来,又能沉浸式体验纳西人的生活。主街的四大广场更是把“沉浸感”拉满,纳酒广场的小锅米线蒸腾着烟火气,老板会笑着给游客加一勺秘制肉酱;纳音广场上,本地大妈带着游客跳打跳,欢快的节奏里混着南腔北调的欢笑;纳织广场旅拍店前,穿着纳西服饰的游客排队等着与雪山同框——二层观景平台上,已有游客举着相机,将雪山、古街、人群同框收入镜头。“不止于‘逛’,更在于‘融’。”苏炳辉指着正在建设的民族文化长廊说,这里将实物展示东巴文、纳西火塘文化,“让游客走在街上,每一步都踩着文化的印记,抬头能看雪山,低头能品民俗。”


街区的热度从商户的选择中可见一斑。目前项目一期已基本完工,70%的商户已入驻,不少“老字号”、新品牌以及知名连锁店都纷纷前来。“在丽江开了30多年过桥米线,我最懂游客要什么。”云惠香过桥米线的负责人沈伟超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白沙这两年火起来后,他果断在太平村开了新店,“我们这家店在丽江已扎根30多年,新店选址白沙,正是看中此地日益增长的人流量与旅游热度,商业潜力巨大。新店落地太平村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招商政策十分友好。我们期待加速完善街区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系统性街区,让这里尽快成为热门打卡地。”年轻品牌也嗅到了机遇。正在准备接待进店消费顾客的四时野甜甜品屋店员徐漫媚笑着说:“如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火遍全国,丽江正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地方。而白沙作为近两年新晋的火爆打卡地,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抬眼便能望见壮丽雪山。我们实地走访后,不仅被这里的美景吸引,更看到了优质的投资环境。当地政府与开发商为商户提供了全方位创业支持,让经营轻松无负担。随着游客日益增多,我坚信小店未来定能蒸蒸日上,对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游客的脚步也印证了街区的吸引力。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游客中,有人是冲着可以零距离观赏玉龙雪山来的,有人专为星空露营而来,“不用挤在古镇里,在这里能安安静静看雪山、体验非遗,这才是我想要的丽江。”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女士说。


沿着主街走到尽头,二期工地的塔吊正缓缓转动,苏炳辉指着规划图介绍:“二期将投入6000万元,进一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街区接待功能,把游客留在白沙。”变化早已悄然发生在村民的生活里。村民和大妈的老院子租给了项目方改造成民宿,“每月有租金,我还能在民宿里做保洁,收入比以前种地翻了番。”据测算,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数百人就业。夕阳为玉龙雪山镀上金边时,纳舞广场的篝火旁,游客和村民开始打跳;雪山牧场旁的帐篷里,有人正仰头看雪山与星空相遇。这条正在生长的街区,不仅为白沙分流了拥挤的人潮,更在重构“雪山-古镇-村落”的文旅生态,它让雪山不再只是背景板,让非遗不再只是纪念品,让游客与当地人的生活真正发生交集。正如苏炳辉所说:“太平村的价值,不止于多了一个打卡地,而是让白沙从‘单一点’观光,变成‘片区化’体验。”当青石板路落下越来越多的脚印,当纳西古院里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这条雪山脚下的新街区,正在书写丽江文旅的新篇章——那里有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有风景与生活的共生,更有一个村落用文化自信,重塑丽江文旅的新故事。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10 09:41

该内容涉及商业宣传,需注意《广告法》相关规定,避免使用绝对化用语及虚假宣传。同时需核实项目开发是否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确保内容真实合法。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7-10 09:41

丽江文旅升级新标杆,雪山村落变身文化体验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游客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深度参与非遗传承,这才是真正的旅游升级。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7-10 09:42

丽江这波操作666,雪山脚下搞文旅,既保护了古村落又盘活了经济,游客不用挤在古镇人挤人,还能深度体验纳西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旅升级!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7-10 09:51

丽江这波操作666,雪山脚下搞文旅,既保护了古村落又带动经济,比那些只会拆老房子的强多了!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10 10:03

丽江白沙太平村的文旅创新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既保护了古村落风貌,又丰富了游客体验,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提供了生动样本。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7-10 10:09

丽江这波操作666,雪山古镇村落联动,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盘活了旅游资源,这才是文旅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江白沙太平村:71套传统院落活化利用,构建“雪山-古镇-村落”文旅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