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刺客”横行夜路!电动车改装强光秒杀远光灯,谁为安全买单?
夜间的马路上,遇到迎面而来的刺眼强光,你能坚持几秒不被晃得睁不开眼?又能看清多少前方的路况?近些年,“闪瞎眼”的远光灯早已被网友频频吐槽,因远光灯晃眼导致的交通事故更是时有发生。而如今,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汽车领域,近期有网友反映,电动自行车违规加装超强远光灯的情况同样令人困扰——特别是逆行的电动车,改装后的大灯能瞬间让人眼盲,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产品竟能在市场上公然销售。不少市民都有过类似经历:“晚上挺多见的,很刺眼,比我们家汽车大灯还亮,瞬间我就眼盲了。”还有人提到:“很多电动车灯亮度调得很高,灯光本应往下照,却偏偏往上晃,安全隐患太大了。”在短视频平台上,甚至有大量介绍电动自行车加装大灯的视频,有的直接宣称“比汽车大灯还亮,照三四百米都没问题”。一名博主在视频中演示:“开关往前推是近光,往后推是远光。远光也很不错,照三四百米一点问题没有。以后路上会车不切换近光的,大货车车灯、激光大灯、LED大灯,都能直接秒杀。”可当这些号称能“秒杀”大货车远光的改装大灯出现在街头巷尾,尤其是电动车逆行时,晃晕的往往是无辜的行人和正常驾驶者。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产品不仅能随意售卖,改装成本还极低。记者搜索各电商平台发现,电动车LED大灯售价多在20元至30元左右,除了外置加装,不少产品还支持消费者自行替换原厂灯光,宣传语直言“告别原厂蜡烛灯”,从购买到改装全程毫无门槛。
面对这些潜伏在夜色里的“灯光刺客”,各地已开始行动。今年以来,湖南省、江西省陆续开展针对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非法改装灯光行为的整治行动。江西吉安峡江县交警大队的姚永忠介绍,整治采用“定点检查+流动巡查”模式,在城区主干道等重点路段不间断设卡排查,同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走访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维修店铺,宣传法律法规,从源头遏制非法改装。他还提到,电动自行车电池标称电压不得大于48V,电动机额定功率不得大于400W,这些基础标准同样需要严格遵守。而从使用者角度,一名外卖骑手坦言:“晚上跑夜班到凌晨,有时候看不清路,或者车本身亮度不够,就想着加装大灯。少的几十块钱,多的几百块,花点手工费找修车铺就能搞定。”
对于这一问题,专家强调亟须多管齐下,给违规大灯踩“刹车”。《看丹观察》查询发现,无论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现行标准,还是即将在9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都只对前灯、近光灯有相关要求,完全未涉及远光灯。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解释,电动自行车按非机动车标准原本只设计近光灯,远光灯更多用于机动车,而如今远光灯随处可买,加之存量4亿多辆电动自行车的庞大基数,治理难度极大。“现行国标对远光灯的规定模糊,只约束近光灯使用,这让治理缺少明确依据。”他建议,随着新国标实施,在限制速度、重量的同时,必须对加装远光灯作出明确限制,“所有新国标电动车应只有近光灯,任何加装远光灯的行为都应被禁止。”但他也坦言,两轮电动车用户多未经过驾驶培训、没有驾照,规范灯光使用的工作量确实很大。
北京警察学院教授柳实则建议,应深化外卖、快递等行业用车监管,研究通过摄像头抓拍电动自行车滥用远光灯的行为,扩大管控范围;同时加大对网络电商的监管,要求商家提供产品检测报告,并在商品页面标注加装远光灯上路的安全提示。他明确指出,加装远光灯的电动自行车上路属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交通违法行为,可参照机动车相关规定查处:“按法条可罚款,若因违法使用超标灯光引发事故,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那么,普通市民遇到“灯光刺客”该怎么办?如果对向来车使用远光灯,应先将视线右移躲避强光,同时减速,可变换远近光灯或鸣笛提醒对方;若对方无视,需减速靠右行驶,谨慎会车,路口或复杂路段可靠边停车,待来车通过后再行驶。若是后车持续开远光灯,可间断踩刹车提示,或使用防眩目后视镜,待后方灯光消失后记得调回正常模式。最关键的是切忌报复心理,不要猛踩刹车或开远光灯反击,以免发生“两败俱伤”的事故。
网友们早已对电动自行车滥用远光灯的行为“深受其害”,这不仅是对骑车人自身安全的漠视,更是对他人生命权和道路公共安全的侵害。治理这一隐患,需要多环节协同发力: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打生产销售源头,取缔处罚违规企业和商家,斩断非法供应链;交管部门要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违规加装、滥用远光灯的行为依法处罚并加强教育;更要完善灯光安装标准,明确技术规范与亮度上限,从产品准入环节杜绝隐患。道路安全无小事,“灯光刺客”不能放任不管,唯有协同治理、久久为功,才能守护好城市夜路的每一份平安。
(来源/央广网)
【监管提示】电动自行车违规加装远光灯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条,属非法改装行为。电商平台销售此类产品需承担连带责任,建议立即下架。执法部门应依法查处改装行为,维护道路安全。 电动车改装强光害人害己,该管管了。商家无良销售,车主自私改装,监管部门该出手整治了。 电动车改装强光灯简直害人害己,夜间行车安全不容儿戏。监管部门该出手了,从源头切断这些危险改装件的流通渠道。 电动车改装强光灯危害公共安全,必须从源头治理。建议加强市场监管,严查非法改装,同时完善法规标准,让夜间出行更安全。 电动车改装强光害人害己,该管管了!商家卖改装件也该追责,不能光罚骑车人。 电动车改装强光害人害己,该管管了!商家无良售卖,交管必须重拳出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