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还是杀生?水库放生猫伪善必须停止,漠视生命与规则就该严惩
最近,部分网民与媒体曝光了清城区龙塘镇银龙社区迎咀水库附近疑似有人放生猫只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11月2日,广东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人民政府就此发布情况通报,证实现场山林确有部分猫只,山路旁还遗留有猫粮,并表示已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同时发动周边热心群众认领猫只。此前,有网友发布视频,画面中一群戴着口罩的人在广东清远市清城区迎咀水库区域放生大量猫只,许多猫被惊吓后纷纷攀爬到树上,还有部分猫因受惊跳入水库溺水。另一段视频则显示,现场划桨板的路人将溺水的猫咪救上了岸。
“放生”通常被视作一种善行,那些“水库放生猫”的人,或许也将此视为一种“功德”,甚至指望借此获得精神慰藉或“福报”。然而,“水库放生猫”绝非善行,不仅可能破坏环境生态,对猫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据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介绍,水库边有人正在放生笼中的猫,还边拍视频,猫突然跑了出来,许多猫受惊过度,不顾前方是水还是陆地,径直往前跑,好几只猫都掉到了水里。从视频中猫咪惊恐落水的画面不难看出,放生者似乎只关心完成放生行为,全然不顾猫咪的死活,这种行为是对生命的漠视,完全违背了放生的初衷,哪里称得上“善”?
“放生者”既未考虑猫是否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放生到水库后猫可能会饿死、病死;又无视了水库作为饮用水源的特殊属性。迎咀水库是当地“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猫若死亡,会污染水质,威胁水中生物生存,还可能间接影响周边居民健康,这同样是对生命的漠视,最终让放生沦为了破坏生态的错误行为。
由此可见,“水库放生猫”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并非对生命的真正尊重与对规则的敬畏。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2023年8月底,迎咀水库水源保护区就曾惊现大量病死猫,也是有人放生所致。这种情况一再出现,无疑提醒当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劝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危害生态环境的责任人一经查实,不仅要配合清理现场、承担救助费用,还应依法被处以罚款;若放生行为导致水质污染、本土物种受损,还将被追究相应民事或刑事责任。今后,有关部门不妨将处罚结果公开公示,以形成对全社会的震慑。
广东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人民政府在发布的情况通报中已明确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环境监测、现场消杀和事件调查,涉及违法的将依法处理,同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这也是公众最期待的局面。
(来源/澎湃新闻评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在饮用水水源地放生动物属违法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放生变杀生伪善者该严惩 漠视生命破坏生态必须追责 放生变杀生这种伪善行为必须严惩漠视生命破坏生态就该重罚 盲目放生实为杀生,漠视规则必须严惩。保护生态需要科学态度,切莫让伪善行为破坏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