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以现象级表现点燃国内足坛热情 ——85 场比赛累计吸引 243.3 万人次现场观赛,场均观赛人数达 2.86 万人次,决赛更以 62329 人的现场观众数刷新国内业余赛事纪录;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 22.2 亿,实现从 “门票难销” 到 “一票难求” 的热度蜕变,让地方足球联赛的潜力备受瞩目。
这股足球热潮下,云南也即将迎来本土城市足球盛会。2025/2026 云南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滇超联赛”)定于 11 月 29 日在玉溪正式揭幕,全省 16 个州(市)的代表队将齐聚赛场,角逐省内足球最高荣誉。作为云南规格最高、覆盖最广的城市足球赛事,本次滇超创新采用“主客场单循环积分赛 + 单回合淘汰赛” 两阶段赛制,赛事将从 11 月底持续至次年 7 月,共上演 136 场对决,既为业余足球爱好者搭建专业竞技平台,更承担着发掘足球人才、夯实地方足球基础的重要使命,目前全省已掀起足球热潮。
面对滇超联赛,丽江市代表队已率先启动备战工作。早在 10 月 24 日完成赛事报名后,球队于 10 月 28 日在市体育发展中心足球场开启球员选拔,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参与角逐,赛场上的抢断、传球、射门等动作展现出扎实功底。选拔现场既有常年活跃于业余赛场的资深爱好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在校学生,所有参与者均怀着“为丽江而战” 的信念全力比拼。
丽江市代表队主教练周胜源在接受采访时明确了选拔标准:“将从队员的技术能力、体能水平、实战表现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据介绍,本次参选者覆盖不同年龄段与职业群体,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经营者、在校学生及专业足球教练。选拔结束后,将择优选出 50 名球员进入集训营,在11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系统集训,为滇超联赛做好充分准备。
在丽江,足球从来都不是少数人的运动,而是刻在城市基因里的文化符号。清晨的中济海公园旁、傍晚的社区球场中,总能看到踢球者的身影;全市现有注册足球爱好者众多,常年开展种类丰富的业余足球赛事,其中“中济海足球联赛”、“老男孩足球联赛”、“天雨流芳杯”、拉市“嗨超”等多项赛事,形成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足球生态。截至2024年底,丽江市共有各类足球场地232个,人均足球场面积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每逢重要赛事,无论是线下观赛还是线上直播,都能引发全民热议,这份深入骨髓的足球热情,正是丽江足球发展的底气所在。
深厚的群众基础孕育着扎实的足球实力。目前丽江已构建起"校园足球+业余联赛+专业培训"的完整体系,全市多所中小学被评为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年均开展校园足球赛事超百场。更值得骄傲的是,丽江曾培养出以和丽龙为代表的职业球员,其效力的丽江飞虎队曾在2017年夺得中乙联赛冠军并成功冲甲,创造了云南职业足球的辉煌战绩。虽然后期职业球队面临调整,但扎实的青训基础和庞大的爱好者群体,让丽江足球始终保持着旺盛活力。
从全省范围来看,各州市足球实力呈现“百花齐放” 态势。省会昆明凭借近 200 人的海选规模与深厚足球底蕴占据优势,当地多家俱乐部常年参与职业联赛梯队建设,球员储备充足;玉溪则由云南玉昆俱乐部体育总监郭光琪挂帅,专业教练团队的加持让其成为夺冠热门之一;普洱、大理等州市也已完成球员选拔,依托常年开展的区域联赛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从参赛规模看,昆明、丽江的选拔参与人数均突破百人,玉溪队选拔规模接近百人,共同构成赛事的“第一竞争集团”。
综合来看,丽江队具备冲击好成绩的潜力,但夺冠之路也面临多重挑战:其一,在专业教练团队配置与辅助保障体系建设上,与昆明、玉溪等队伍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其二,50 名集训球员的磨合时间较短,技战术配合需在集训中进一步打磨;其三,客场作战时,高原与平原的气候差异可能对球员体能产生影响。
即便如此,丽江球员的斗志依然高昂。参与选拔的球员王涛的表态道出了队伍的心声:“作为土生土长的丽江人,我热爱家乡;作为一名草根球员,我更想代表丽江出战,为家乡争取荣誉。”
随着滇超联赛大幕即将拉开,丽江足球的新故事也将正式书写。事实上,这场赛事的意义早已超越竞技本身—— 它是草根足球爱好者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凝聚城市力量的“粘合剂”,更是丽江足球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
11 月底,让我们共同聚焦滇超联赛,为丽江队呐喊助威;更期待全体丽江健儿在赛场上展现“敢打敢拼、永不言弃” 的体育精神,与各地球员一道,让足球之花在彩云之南绚烂绽放,为云南足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滇超联赛”开赛在即 同城君为丽江代表队设计了几套队服 快来看看没有你喜欢的设计
以上均为AI生成,仅供娱乐。期待正式球衣亮相。
(编写:和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