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 180 秒:龙潭水库上演惊魂救援
2024 年 7 月 18 日 11 时许,永胜县三川镇翠湖龙潭水库边,四个孩子的嬉闹声被一声惊叫划破。年仅 8 岁的男孩失足跌入 3 米深的湖水中,其 10 岁哥哥伸手救援时也一同落水。不会游泳的兄弟俩在水中挣扎数秒后,弟弟已背部朝上漂浮,哥哥也仅存微弱挣扎,岸边同伴的哭喊声惊动了百米外的村民李江飞。
"听到妻子喊 ' 有人溺水 ',我车钥匙都没拔就往水库跑。" 回忆起当时场景,这位退役军人仍心有余悸。他边跑边脱衣,到达坝埂时只见湖面只剩零星水花。没有丝毫犹豫,李江飞纵身跃入 18℃的湖水中,以蛙泳最快速度游向两孩子。"左手抱弟弟腋下,右手揽哥哥腰际,往回游时才发现湖水比看上去深得多。" 他事后坦言,往返 60 米的距离,每划水一次都感觉体力在流失,但 "必须把孩子带回去" 的念头支撑着他。
退伍不褪色:急救技能挽回两生命
将孩子拖上岸时,弟弟已出现口唇发绀、瞳孔散大症状。曾在部队接受过急救培训的李江飞立即实施胸外按压:"掌根重叠、垂直下压、深度 5 厘米..." 他默记操作要领,持续按压 12 分钟后,孩子终于咳出湖水并恢复自主呼吸。此时李江飞才发现自己因呛水导致声带嘶哑,手臂被水下碎石划出数道血痕。
当晚,获救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土鸡蛋来到李江飞家,老人哽咽着要下跪致谢被他急忙扶住。"2003年入伍时宣过誓,保护群众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这位曾两次获评 "优秀士兵" 的退役军人指着墙上的士官退出现役证说,部队教会他的不仅是游泳技能,更是 "人民至上" 的信念。
橄榄绿底色:从抗洪尖兵到种藕能手
翻开李江飞的档案,2008 年退伍前的履历熠熠生辉:参与 2007 年淮河抗洪救灾时,因连续奋战 48 小时被记嘉奖;在苏扬子书画艺术进修学院进修期间,获 "军地两用人才" 认证。返乡后他带领村民发展莲藕种植,如今百亩荷塘不仅成为翠湖村景观带,更带动 20 余户农户年增收 3 万元。
"他当村民小组长这三年,修水渠、建路灯,件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村支书王学华展示着李江飞的无偿献血证,"去年还带头捐了 800 毫升血小板,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
目前,李江飞已被授予永胜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24 年度丽江市见义勇为人员称号。当记者问起是否后怕时,他望着水库边新安装的防护栏笑道:"现在每天晨练都会绕着走一圈,看到孩子们在安全区域玩耍,比拿什么奖都踏实。"
这场救援如同一颗石子,在翠湖村激起向善涟漪。村民自发组建的 "江飞志愿救援队" 已吸纳 12 名退役军人,他们带着李江飞捐赠的救生圈和急救箱,每日在水库周边巡逻。"希望用行动告诉大家,英雄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有时只是纵身一跃的勇气。"李江飞的话语,正化作三川镇最动人的文明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