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重点工程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泸沽湖特大桥建设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香格里拉岸下横梁完成精准吊装,西昌岸索塔高度突破百米大关。这座承载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在同一天实现"塔破百米"与"毫米级合龙"两大关键进展,标志着西香高速建设进入全面提速的关键阶段。
作为四川省内单体投资建设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西香高速串联起西昌与香格里拉两大旅游胜地,全线布局九大超级工程,泸沽湖特大桥正是其中的"明星工程"。这座全长1952米的大桥,主桥采用1680米单跨钢桁梁悬索桥设计,与项目沿线的世界最大规模山区全地下互通——元宝枢纽地下互通、世界最长无塔悬索桥——理塘河特大桥等工程共同构成了世界级的高速公路建设集群。
在海拔落差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川西南山区修建这样的超级工程,每一步突破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泸沽湖特大桥横跨卧罗河,桥面与水面最大落差达500米,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其诞生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空间缆悬索桥、山区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世界最大U型隧道锚。而此次同日实现的两大进展,正是攻克这些技术难题的重要里程碑。
索塔是悬索桥的"脊梁",承载着主缆传递的全部桥面重量。10月27日,西昌岸索塔成功突破百米高程,向着228米的设计高度稳步攀升。"这座索塔采用全球首创的A形结构设计,以钢管钢箱为'骨架',混凝土为'肌肉',完美融合了钢材的抗拉性能与混凝土的抗压优势。"西香高速泸沽湖代表处负责人李培育介绍,这种创新结构能有效抵御山区强风、大温差和复杂地质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大桥的安全稳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在西昌岸索塔突破百米的同时,香格里拉岸传来另一个好消息——大桥下横梁完成精准吊装。为确保这个近500吨的"大家伙"平稳就位,建设团队研发应用了"双保险可视化空中自调节吊具"系统,这套系统如同给吊装设备装上了"智能神经"和"灵敏关节",能实时感知横梁姿态并自动微调,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更值得关注的是,建设者仅用15天就完成了横梁的"零支架"悬臂拼装,较传统工艺节约近一半工时,创下了山区大跨度桥梁施工的新纪录。
超级工程的高效推进,离不开"智慧大脑"的硬核支撑。在西香高速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工点的施工进度,管理人员通过一键操控无人机即可巡查现场,AI助手与试验室模块则能实时同步各类试验数据,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追溯管控。"我们不仅在工艺工法上持续创新,更通过数字化管理打通了建设全链条。"四川西香高速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智慧管理系统为工程提速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西香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已全部开工,32座隧道全部进洞施工,131座桥梁中有128座启动建设。今年项目计划投资115亿元,目前已完成95.58亿元,投资完成率超过80%。泸沽湖特大桥等关键节点的相继突破,为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泸沽湖特大桥的建设进展,也是四川"织密三州网"路网填白提质行动的生动缩影。当前,四川正全力冲刺"年度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的目标,其中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是建设重点,年内将有6个高速公路项目在这些地区建成通车。随着这些交通大动脉的逐步贯通,将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路网结构,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