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康熙是孝庄和洪承畴生的?”DNA检测与专家齐辟谣,荒诞野史从何而来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11-7 15:11| 查看数: 3029|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这几天,“康熙是孝庄和洪承畴生的?”这一荒诞野史在多个平台热传,让网友们把“老瓜”吃到了清朝皇室身上。这段传言不仅拼凑了皇室秘闻、历史绯闻、“辈分错乱”“满汉之分”等吸睛元素,还盗用DNA检测的“科学性”为噱头,显得格外“有鼻子有眼”。

此前网上流传,“复旦大学曾征集爱新觉罗家族生物样本,检测显示多铎、豪格等远支后裔Y染色体标志为C-F14749,而光绪帝遗骸Y染色体为O1b—F1759(高频分布于汉族族群),与爱新觉罗家族无关”。基于这个虚假前提,网友们自行脑补,强行“撮合”孝庄皇太后与洪承畴生下康熙,还编造“证据”:“清朝前几任皇帝是大方脸,康熙突然变瘦长脸,和洪承畴长得一模一样”,甚至叠加“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儿子”等旧闻,越传越热闹,俨然一场网络“考据狂欢”。

151128bb4a6dbbm41zd4p4.webp

不过,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严实,近日出面辟谣。作为当年相关研究参与者,他表示曾测试过雍正第五子的后代,其Y染色体类型与努尔哈赤一致;而网传“光绪Y染色体为O1b-F1759”,他称从未见过可信消息源。简言之,DNA检测证实顺治、康熙、雍正均为努尔哈赤后代,“康熙是洪承畴之子”纯属无稽之谈,所谓“光绪非爱新觉罗后裔”的检测更是子虚乌有。严实还在知乎回应中无奈调侃:“以上是给想了解的人看的,乐子人和民族主义者想怎么样随便。”

在全民吃瓜的网络环境里,这类传言之所以能发酵,正是因为用DNA检测的“高科技”为陈年段子“赋能”,传播者不断生成UGC内容,堆砌出一座“段子大楼”,让“皇宫八卦”轻松登上热搜。事实上,“皇家血统被截胡”本就是横跨正史野史的经典文学母题:楚幽王是春申君之子、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宋元明鼎革时更有“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永乐帝是元顺帝遗腹子”等相似传说,核心都是“江山易主但血脉留存”,这类故事总能勾起大众兴趣。

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提到,人类文明依赖“虚构故事”实现大规模协作,而阴谋论是此类故事的极端变体。光怪陆离的阴谋论远比朴素事实更能唤起情感共鸣、满足社交分享需求。“康熙身世”这类段子,既有“奶奶变亲娘”的伦理哏,又有颠覆正史的反智快感,还裹着DNA检测的科技外衣,再加上网友集体参与“创作”,牵扯现代名人、演绎文学桥段,俨然一场大型网络狂欢。

作为段子一笑了之本无伤大雅,但可怕的是有人深陷其中,把段子当真、把谎话动情、把谣言当成“野史真香”。尤其这类传言暗含“民族主义叙事”——“满清虽统治但皇帝是汉人”,与金庸《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与乾隆“兄弟身份错位”的戏剧冲突如出一辙,容易模糊历史认知。近百年前鲁迅就曾批评这类私心暗爽的阴谋论,称“乾隆是汉人陈家抱去的”之类传言早听得耳朵起茧,并提出“中秋二愿”:“从此不再胡乱和别人去攀亲”“从此眼光离开脐下三寸”。

如今“硅幕”之下的网络狂欢,不必板起面孔批判,但希望大家能守住“分清段子与事实”的底线,乐呵过后回归理性,别让荒诞传言消解了对真实历史的认知。

(来源/澎湃新闻)

最新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1-7 15:11
网络谣言不可轻信,历史真相不容戏说。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用理性思维辨别信息,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11-7 15:11
网络谣言越传越离谱,历史岂能随意编造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11-7 15:32
网络谣言越传越离谱,历史岂能靠脑补编造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11-7 16:07
网络谣言越传越离谱,历史岂能靠脑补编造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11-7 16:41
网络谣言真能编 连康熙身世都能瞎扯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1-7 17:25
该内容涉及传播历史谣言,可能违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关于禁止散布虚假信息的规定。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