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9点50分维权站联系我,11点左右就和商家达成和解!”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先生近日在丽江古城的维权经历,让他对当地消费维权服务的效率赞叹不已。如今这样的高效处置,已成为丽江市古城区推行消费投诉“月月清”工作机制后的常态,而这背后,是当地消费维权从“37天办结”到“4个工作日办结”的历史性跨越。
曾几何时,古城区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年消费投诉量超2万件且逐年攀升,传统维权渠道“文来文往”的案头处理模式不堪重负,投诉积压、超期办结成为困扰游客与商家的“老大难”。今年夏天,一场机制革新打破了这一僵局——古城区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由区政府办、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街道办事处“四方联建”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将投诉处理阵地直接前移至纠纷一线。
在大研街道消费维权服务站这个“前沿作战单元”,12345与12315平台的工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却忙而不乱。“过去工单像雪片似的涌向区局,现在直派站点,我们就在游客身边。”市场监管骨干和群凤话音刚落,便拿起手机对接新的退货退款纠纷。站长龙云飞介绍,站点最高峰一天处理90多件投诉,接到工单后5分钟内必须响应,集投诉受理、现场处置、专业调解、案件移交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纠纷化解更高效。
效率提升的核心,源于“扁平化指挥”的机制创新。古城区综合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如同“智慧大脑”,统一接入两条热线实行“一个平台受理、一套标准分派”,投诉工单根据辖区、类型精准直派至对应维权站,彻底告别了过去“多头受理、重复处置”的弊端。在这一体系中,维权服务站是“前沿阵地”,综合执法队员是“快速先锋”,市场监管人员是“专业智囊”,街道与消协人员则是“调解稳压器”,“多兵种协同”确保纠纷快速落地。
数据是机制成效最直观的证明。自今年7月1日运行至10月31日,古城区5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累计受理投诉9344件,办结9214件,平均办结时间从旧机制的37天压缩至4个工作日,12345、12315热线超期未办结件实现“动态清零”,“月月清”目标从愿景变为现实。“投诉解决得快,玩着更安心”成为多位游客的共同感受。
高效“灭火”的同时,新机制更着力于源头“防火”。束河维权服务站通过分析投诉数据发现,旅拍行业投诉占比达五成,便针对性开展集中约谈与不定期回访。“投诉数据不仅是处置依据,更是监管指南。”站长和光霁说。目前,古城区已通过投诉线索查处27起“诉转案”,约谈规范酒吧、旅拍等经营主体2422家次,从根源上净化消费环境。
“现在投诉快速解决,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一位商家的坦言,道出了机制革新的多重价值。从37天到4天的数字跨越,不仅是消费维权效率的提升,更是古城区以“游客为中心”理念的落地,彰显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扎实步伐。
(综合自古城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