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从唐宋穿越而来!丽江纳西古乐走进大学课堂,让古老乐音“活”在当下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11-11 17:54| 查看数: 15069| 评论数: 5|IP:云南丽江

11月9日晚,云南艺术学院安康音乐厅内古乐悠扬,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在此举办公演40周年音乐会。皓首苍颜的乐师们执器端坐,一声云锣破空,古老乐器合鸣,悠扬典雅的旋律穿越时空,静静述说着民族音乐的历史与传承,台下师生凝神聆听,沉浸在千年音韵的艺术魅力中。

175347z1e61x1gzc6s0s1c.webp

纳西古乐融合唐宋词曲音乐与纳西族传统音乐元素,被誉为“音乐活化石”,靠师徒口耳相传,于西南边陲生生不息,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瑰宝,其有“三老”——曲目老、乐器老、演奏者老。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成员平均年龄67岁,最年长的乐师已至耄耋之年,他们40年如一日以传统方式守护这份古老艺术,还曾在多国巡演,累计吸引超500万人次观众。此次以交流演出形式走进大学校园,便是为高校师生呈上一场千年传承的音乐文化盛宴。

175429mvk3wnh9b222nrbe.webp

当晚,乐团演奏了7首曲目,既有源于唐代的经腔曲目《八卦》,也有与唐宋曲牌同名的《浪淘沙》《水龙吟》《山坡羊》,还有受南北曲、元散曲影响的细乐曲牌《一江风》等。其中,笛子独奏《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序曲,距今超700年,纳西语中“笃”意为淳朴忠厚,曲声悠扬空灵,似雪山清泉涤荡心灵。

当苏古笃、曲项琵琶、纳西胡琴的乐声伴着十面云锣的叮咚声响起,独特旋律瞬间吸引全场观众。纳西古乐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或舒缓从容,或振奋激昂,在古老庄重的音律中,纳西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画卷缓缓铺展。

175352kd58hl0anv0yplra.webp

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在宣科先生带领下,首创中英文双语讲解演出形式,邀请纳西族女性乐手参与,让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重焕生机。40年后的今天,宣科之女宣智莲留学归来,肩负起传承与复兴的重任。“我们借助新媒体宣传,让纳西古乐走向更广阔舞台,同时开展青少年研学、校园文艺活动与‘古乐进课堂’等合作,让古老乐音真正‘活’在当下。”宣智莲说道。

175355i0srolhqkottsnvo.webp

音乐会后,云南艺术学院柔性引进专家赵仲明教授表示,这场音乐会是该校师生了解中国音乐史及传统音乐的优质课堂,将对音乐科研和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最新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1-11 17:55
纳西古乐四十年坚守令人动容,老艺术家们用生命传承文化瑰宝,让千年雅韵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非遗进校园是文化传承的创新之举,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行列。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11-11 17:55
千年古乐进校园,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比那些流量明星强多了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11-11 18:13
千年古乐进校园,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比那些流量明星强多了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11-11 18:42
千年古乐进校园,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比那些网红歌曲有意义多了

非遗传承后继无人令人忧,平均67岁的乐团敲响警钟

口耳相传的活化石,比博物馆里的文物更有生命力

让年轻人听见唐宋遗音,这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四十载坚守不易,为这些白发乐师点赞

古乐进课堂是好事,但关键要培养年轻传承人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1-11 19:25
该活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内容积极健康,未发现违规情形。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