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发表于 2025-7-23 16:30

冷气之下的文明考量,纳凉行为背后的社会治理启示

盛夏酷暑,冷气开放的公共场所成为市民纳凉的选择,这本是城市生活中自然的场景。然而近期多地发生的商家与纳凉老人的摩擦事件,却折射出公共文明建设与民生服务供给的深层课题。​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的肯德基门店里,清晨便聚集了前来乘凉的老人,他们或闲谈或休憩,部分人长时间占据座位却未消费;江西吉安新干县的华莱士店内,类似情景更显无序,脱鞋躺卧、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让商家陷入两难。​ 市场经济语境下,餐饮场所的冷气供应源于商业运营成本,其核心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当 “蹭凉” 超出合理边界,演变为长期占座、扰乱经营秩序的行为,便越过了权利的边界。商家既要顾及尊老传统,又需维护正常经营,这种困境值得深思。​
从社会伦理视角看,老年人作为阅历丰富的群体,更应成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推己及人” 的处世智慧,在纳凉这件事上体现为对商家经营的体谅 —— 当用餐高峰来临,主动为消费者腾挪空间,这种自觉既是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
深层来看,扎堆 “蹭凉” 现象也反映出公共服务的供给缺口。老年人对舒适社交空间的需求客观存在,郑州地铁开放站点设置纳凉区,配备桌椅、书籍、防暑药品;济南、石家庄等地开放人防工程作为避暑点,这些举措既满足了民生需求,也有效分流了商业场所的压力。这提示我们,完善城市公共纳凉设施,提供更多兼具功能性与社交性的公共空间,才是治本之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在保障老年人权益与维护公共秩序间找到平衡,考验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一方面,需要通过社区宣传引导,培育文明纳凉的共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在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增设避暑设施,让公共服务的温度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夏日炎炎,凉意可贵,文明更重。让纳凉行为既不越界,又不失温情,需要公众意识的提升,更需要公共服务的完善。这既是对个体文明素养的检验,也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考量。​ (综合:荔枝锐评)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23 16:30

商家与市民应相互理解,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建议社区增设纳凉点,既满足老人需求,也保障商家权益,让城市更文明和谐。

礼尚往来 发表于 2025-7-23 16:30

商家不是养老院,蹭凉也要有度。老人更该以身作则,别让文明随冷气蒸发。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7-23 16:33

商家经营不易,老人蹭凉也要有度,文明纳凉才能双赢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23 16:41

该内容涉及公共场所秩序管理问题,需注意避免侵犯商家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建议客观报道,避免引发不当效仿。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7-23 16:47

商家经营不易,老人蹭凉要适度,互相体谅才是文明。公共设施不足才是根源,政府该多建纳凉点。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7-23 16:55

商家不是慈善机构,老人蹭凉也该有度,脱鞋躺卧太失体面。公共纳凉设施缺位才是问题根源,政府该多建避暑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气之下的文明考量,纳凉行为背后的社会治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