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零容忍!留学生猥亵被拘:法律面前没有“超国民待遇”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10-30 16:42| 查看数: 12562| 评论数: 4|IP:云南丽江

164214f9av1srpnja9mgoa.webp

10月29日,三峡大学发布官方通报,就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外籍学生猥亵事件作出明确回应:10月26日凌晨,该校一名男性外籍学生翻墙进入女生宿舍,对一名女生实施猥亵行为。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刑事拘留,学校也依据校纪校规作出开除学籍的处理。这一处理结果,清晰传递出“在中国领土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超国民待遇’”的明确信号。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相关讨论迅速升温,#三峡大学留学生#等话题登上热搜,公众对事件处理进度的关切、对校园安全的担忧,形成了强烈的舆论期待。客观而言,从10月26日凌晨案发至29日下午官方通报发布,其间存在的信息发布时滞,确实给谣言滋生留下了空间,也让部分公众产生了疑虑,这值得相关单位反思。

纵观这起案件,事实清晰、性质明确:涉事外籍学生无视中国法律与学校规章,在凌晨时段以翻墙潜入宿舍的方式实施猥亵,动机卑劣、行为恶劣,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校园正常秩序,更触碰了法律红线与公序良俗底线。对这样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公众关切的必然要求。

中国始终是法治国家,法律的刚性约束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其国籍、身份如何。外籍学生来华求学,享受中国教育资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同时,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尊重中国社会公序良俗,这是底线要求,而非“特殊待遇”的例外。此次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学校果断开除学籍,正是对这一原则的坚定践行——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捍卫了法律尊严,也彰显了校园管理的严肃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选择来华求学,“留学中国”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但交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求学的基础是遵守规则。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早已明确规定,国际学生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尊重中国风俗习惯,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公安等主管部门将依法处理,学校需配合并给予纪律处分。这一规定清晰界定了外籍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不存在任何“法外开恩”的模糊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外籍人员的事件处理中,“不搞特殊化”“不人为敏感化”是维护法治公信力的关键。越是涉及外籍人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公开透明,以清晰的处理流程、明确的处理结果,让公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让所有在华外籍人士明晰法律红线。此次事件的最终处理,虽在信息发布时效上有改进空间,但处理结果的公正性与严肃性,无疑重塑了公众对法治平等的信心。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净土,安全是校园的首要前提。这起事件也为高校国际学生管理敲响了警钟:既要做好服务保障,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更要强化规则教育与日常管理,筑牢法治防线,杜绝“特殊化”思维。同时,相关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提升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透明度,以权威信息对冲谣言,这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

法治的权威,在于其普适性与刚性;社会的公平,在于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的约束与保护。此次事件的处理再次证明,在中国,任何试图突破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追究;任何“超国民待遇”的幻想,都注定无法得逞。这既是对违法者的警示,更是对法治精神的彰显——唯有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让中外交流更顺畅、社会秩序更稳定。

(综合:澎湃新闻评论)

最新评论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0-30 16:42
该事件涉及外籍人员违法犯罪,已依法处理。提醒:网络讨论应遵守《网络安全法》,不得传播不实信息,不得煽动民族对立,不得攻击我国司法制度。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10-30 16:50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该这样处理 外籍不是护身符 支持依法严惩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10-30 17:0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该这样处理外籍人员违法必须严惩不贷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0-30 17:5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严惩。这起事件的处理彰显了法治的公正与权威,维护了校园安全和社会秩序。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