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鼓励设置“无作业日”:传递科学育人的清晰信号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10-30 16:39| 查看数: 14110| 评论数: 7|IP:云南丽江

近日,教育部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及突出问题,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其中“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的举措,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在教育界人士与广大家长看来,这一举措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从“减负”向“提质”跨越的结构性升级,更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的关键实践,深刻彰显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核心导向。

163909gmk8naovl2aoognc.webp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更关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未来根基。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唯分数论”的片面导向催生了“多学一刻便多一分优势”的内卷心态,将广大中小学生裹挟在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中。这种长期透支的学习状态,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暗藏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危机。2023年一项全国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而众多家长反馈,“作业负担过重”是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鼓励设置“无作业日”,无疑是对“唯分数”惯性思维的系统性纠偏,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

深入解读不难发现,“无作业日”的核心要义,绝非简单的“减法”,而是为学生成长“留白”、为教育生态“松绑”的科学设计。这一举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嵌套于考试评价改革、体育锻炼强化、睡眠时长保障、网络环境净化等一系列系统化育人方案之中,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政策合力。其深层逻辑在于,通过政策引导树立科学育人理念,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替代课后机械重复作业,推动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学业指标,向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兴趣探索、心理健康等多元化维度转型,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理念演进的视角审视,“无作业日”的提出,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认知升级——从“紧盯分数”的功利化导向,转向“看见每个孩子”的人本化回归。这一理念的落地生根,既需要学校层面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从课程设计、课堂效率提升等源头减轻作业负担,确保“无作业日”不流于形式;更需要家长群体摒弃“抢跑焦虑”,切实转变育儿观念,充分利用“无作业日”陪伴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投身社会实践,让孩子在身心放松中涵养性情、培育健全人格。同时必须警惕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需严防个别培训机构借机设立“无作业日特训班”“课后拔高班”等,以变相补课的方式传递焦虑、消解政策效果,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及时纠偏。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而身心健康,正是“完整的人”的首要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作为支撑,再优异的分数与成绩都将失去长远意义。从“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到此次“心理健康十条措施”的精准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叠加发力,清晰传递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回归育人本真,让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当教育不再被分数绑架,当成长拥有足够的舒展空间,青少年才能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涵养心理韧性、培育综合素养,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综合:半月谈)

最新评论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10-30 16:39
该内容涉及教育政策解读,符合国家关于学生减负和心理健康的工作导向。需注意避免对具体政策条款进行主观评价,确保信息传播准确性与权威性。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10-30 16:39
无作业日治标不治本 升学压力不解决一切白搭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10-30 17:11
无作业日政策值得点赞,让孩子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促进全面发展。科学育人理念正在落地生根,期待教育回归本真。
哪阪泷汐 发表于 2025-10-30 17:29
拼命做作业,并不是培养人才的正道。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10-30 17:54
无作业日治标不治本 考试指挥棒不变减负就是空谈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10-30 18:17
无作业日治标不治本 升学压力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10-30 18:44
无作业日治标不治本 升学压力不解决一切白搭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