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丽江景区推荐——文峰寺 文峰寺位于古城西区十二公里的文笔山腹地 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藏名桑纳迦卓林(意为秘密宗教机关和幸福乐园的喇嘛寺)。文峰寺的风景,被公认为丽江所有寺院之冠,古树名木参天蔽日 无数山泉从石缝间涌涌而出 汇成溪流 数里之外既闻潺潺之声。寺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殿和2院僧房。大殿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面阔22米,总进深20.2米,顶层屋顶为四角攒尖顶,形如四方亭阁,位于大殿最高层,一、二层檐下均施异形斗拱,殿内空间宏敞,高4米,6根方形金柱雕有莲瓣及各种图案,承托着雕卷云纹样的大雀替。雀替柱身通体施贴金箔,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覆斗式藻井绘有喇嘛教八宝和金刚座图样,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丽江文峰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丽江文峰寺不仅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信俸佛教的民族中有较大影响,而且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佛教界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到丽江旅游,文峰寺是非常值得一起去的。文峰寺后面有一灵洞,洞旁建有静坐堂,是滇西北红教13个喇嘛寺的最高学府,当年各寺都派有一定水平的喇嘛教徒来这里学经深造,历时3年3月3日3时3刻,在此期间,与外人隔绝。据称佛门钥匙,存放于灵洞侧的一道岩缝中,藏族信徒每到鸡足山朝拜,都先到这里来叩拜,称为“借钥匙”,归来时往岩缝中放下1粒小石,以示送还。寺中有一年代久远的铜鼓,现珍藏于县博物馆。还有一卷法堂画,长四丈,宽一丈余,是内地名师整整画了三年才完成的,这幅画只有重要的节日或迎送高僧活佛时长点燃香火,鼓乐齐鸣,拿出展示。大殿北边廊柱间,垂挂着一口清初铸造青铜钟,重达400余斤。“安乐吉祥林”位于寺南坡高约1华里处。是著名的喇嘛教最高学府静坐坛。走进门有两院落,前院是食堂等杂间,后院是静坐禅房,南边靠山是讲经坛,佛像林立令人肃然起敬。1956年8月释迦牟尼的舍利(佛牙)从缅甸接回我国,寺内举行过盛况空前的迎佛牙宗教活动。1986年10月1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视察了文峰寺,并提写了藏文寺名。1982年被公布为丽江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寺是滇西北噶举派喇嘛教的最高学府。寺南山中有一灵洞,传西藏大宝法王,曾三渡金沙江,寻遍滇西各地,终于有在丽江找到这一神奇美丽的地方。称为佛教传说中的南但赡部州二十四个灵洞之首,即为“南赡第一灵洞”。其侧还有一大黑石,传为迦叶尊者曾在此讲经宏法,离去鸡足山之前,把华首门钥匙留于此石内,因此凡是到鸡足山去朝佛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香客都要到这里“借钥匙”,回归照样放回这里。 文峰寺旅游的主要看点是寺院的键鼠,文峰寺背后是禅房群体,30个院落,错落有致地散在主体建筑背后半圆形的山坡上。主体建筑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庄严富丽四周院落小巧别致,典雅质朴。文峰寺有三重檐阁式建筑,主体由门楼、大院、正殿组成,面阔22米,进深20米,屋顶为四角攒尖顶,形如四方亭阁,位于大殿最高层。一、二层檐下均施异形斗拱。殿内空间宽敞,高达4米,6棵方形金柱雕有莲瓣及各种花卉图案,承托着雕卷云纹样的大雀替。雀替全身通体施贴金箔,给予人以雍容华贵之感。覆斗式藻井绘有喇嘛教八宝和金刚座图。大殿下层,靠墙三面塑满佛像,中间摆一红铜香炉,两边整齐地铺着红色小圆地毯,是众僧诵经之地。二楼是藏经楼,上万卷经书藏于香樟箱内,由高僧保管。加上下边香火不断,无虫景霉变。 因为丽江文峰寺的重要地位,1986年10月19日,班禅·额尔德尼却坚赞亲临文峰寺,赠送了"上师本尊诸菩萨画像"11幅及其本人大幅肖像等物,并为文峰寺题词"法雨林"。1992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为文峰寺书名。到寺里一定要安静,不要大声喧华,不要随便乱动寺里的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