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了十九条意见,主要包括明确设置标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加强组织领导六个大的方面。 意见发布后,地方又是如何贯彻落实的呢?丽江市古城区11月1日上午召开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安排部署会议。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将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统筹推进、规范提升”的工作思路,从分类治理行业乱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入手,旨在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古城区校外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区教育局负责人对《古城区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方案还从专项治理联合小组的职责分工、实施步骤和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方案》明确的治理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停办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大排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办学机构,责令立即停办整改;对问题严重限期整改不落实的,坚决依法取缔。
二是依法整顿各类违法违规办学招生行为。清理无证非法办学行为,杜绝“一证多址”办学行为,整治以“应试”为导向的各类培训班,整顿虚假违法招生广告(简章)及乱收费行为。
三是严查中小学校招生入学与培训机构挂钩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四是严查公办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肃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违规办补课班,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教学活动,经查实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坚决查处公办学校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学或培训,对公办学校及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为校外培训机构招揽生源等行为,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查处。 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今后对校外培训机构有了哪些新要求?这10个干货问题家长必知:
Q1 对各类培训机构如何管理? 分类管理。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Q2 开展培训需要经过何种审批登记程序? 校外培训机构须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批去的办学许可证后,再按所属类型到相关部门申领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需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履行审批手续。
Q3 对培训场所有什么要求? 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
Q4 对培训师资有什么要求?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Q5 对管理条件有什么要求?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必须有规范的章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宗旨、业务范围、议事决策机制、资金管理、保障条件和服务承诺等
Q6 对培训内容有何规定?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Q7 对培训收费有何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Q8 对培训时间有何规定?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Q9 对培训招生有什么要求? 校外培训机构应实事求是地制订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向审批机关备案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不得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学生接受培训。
Q10 监管措施有哪些? 校外培训机构证照实行年检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要求各地全面推行黑白名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对通过审批登记的,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机构名单及主要信息,对有负面清单所列行为的机构列入黑名单。 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各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Ps:教育部11月1日发布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0532所,存在问题机构272175所,现已完成整改83510所。全国2963个县(市、区)已启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其中1015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 (运营/zzl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