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真正的中国式交响乐在大研传承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 | 发布时间: 2018-12-21 18:34| 查看数: 6151| 评论数: 0|IP:云南丽江

以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为代表的纳西族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点,成为祖国民族艺苑中一朵芳香艳丽的奇葩,是了解和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伦理、道德和审美的宝贵资料,也是纳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强大的精神支柱。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大研街道 于12月21日上午在该街道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开展了“非遗在大研”文化系列活动之古乐传承交流学习会。活动邀请了玉龙县歌舞团团长杨泽民与新义社区古乐队进行丽江洞经音乐和白沙细乐方面交流学习。

据了解,新义社区古乐队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乐队现有成员24人,年纪最大的有82岁,最年轻的为40岁。乐队以自娱自乐为主,每个月有一次大型的全员合练,每周也都有一两次小型排练。除在重要节日在街道、社区进行表演外,假期还会对中小学生进行培训。队长周铣说,每当看到小孩子来学习古乐,他都对古乐的传承充满了信心。

新义社区古乐队现场演奏了《浪淘沙》《山坡羊》《八卦》等乐曲,杨泽民向乐队分享了乐理、技艺、演奏情感等方面知识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乐队好的地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这二三十年,我去过国外很多城市演出。很多外国人说,我们纳西古乐才是真正的中国式交响乐” 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纳西古乐,12岁便登台演出的杨泽民谈起纳西古乐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他希望把这份自豪、自信带给新义社区古乐队及所有喜欢纳西古乐的人。

“丽江洞经音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纳西古乐会已经是名声在外。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大研在纳西古乐方面做得还有些薄弱。” 大研街道文广中心主任李佳说,她认为有必要,也急需把这一块给他补充上来。

李佳介绍说,“非遗在大研”文化系列活动是大研街道除了“和美大研•古城邻里文化节”外,另一项重要的系列文化活动,这个系列活动主要是针对纳西族地区的民间歌舞、风俗、饮食等7个方面开展一些保护和传承活动。举办“非遗在大研”文化系列活动,一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在大研,成为树立丽江良好的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且可以让文化活动真正地惠及到基层群众。

活动中,李佳还代表大研街道文广中心向新义社区古乐队赠送了《丽江民族民间器乐曲集》《相会调》《魅力丽江》等书籍数十册。据了解,本次的活动还得到了古城区图书馆2017—2018年度“三区”人才扶持计划的扶持。

(运营/mdk073)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最新评论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