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政协始终坚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形象,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7月26日下午,“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市政协专场)召开。市政协有关领导和部分市政协委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政协工作总体情况、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谱写中国梦的丽江篇章 市政协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
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李茂华首先发布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共丽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五个政协”建设和争当“七个政协人”,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守正创新,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民生福祉中彰显政协情怀、展现政协作为、展示政协形象,为丽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谱写中国梦的丽江篇章 市政协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
十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在市委的领导下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在市政协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谱写中国梦的丽江篇章 市政协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
十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坚定在市委的领导下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在市政协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十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更好凝聚共识的中心环节。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画出最大“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
谱写中国梦的丽江篇章 市政协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
十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树立富有活力的政协形象。严格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从政治、思想、作风、业务、素质等方面入手,着力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强化“两支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机关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树立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良好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政协将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共丽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在谱写好中国梦的丽江篇章中奋力展现人民政协的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开创丽江政协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提问
谱写中国梦的丽江篇章 市政协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
问:请问张军委员,您作为民盟丽江市委的主委、民主党派的一员,请介绍一下民主党派在政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市政协常委、市残联理事长、民盟丽江市委主委张军:我作为民盟丽江市委主委、一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领导,带领丽江民盟各级组织和全体盟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协履职,为丽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成绩做出了贡献。一直以来,民盟丽江市委积极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围绕中共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参加政协组织的课题调研、视察活动了解市情、收集民意,参加政协组织的民主协商,积极议政建言,发出民盟声音。另外,我们还通过政协组织,积极开展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活动,树立了政协和民主党派良好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民盟丽江市委通过市政协提交了涉及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卫生、生态、交通等领域的民盟集体提案115件,其中有21件被列为市重点提案,由市领导亲自督办,同时还有30件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我们通过提交提案,提案办理单位通过答复办理提案,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和智慧。举个例子,民盟丽江市委开展的提案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有关注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做到连续追踪和提出系列提案,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提案对某一问题的连续办理,促进问题的持续解决。其中,我们对丽江城区的交通问题,连续多年关注,形成丽江民盟的一个交通问题的系列提案,到目前为止,我们提交交通系列提案达12件,有效的促进了丽江城区的交通改善,道路状况的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总的来说,民主党派通过政协提交提案和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还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双助推”行动,通过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助推脱贫群众就业、助推集体经济壮大、助推群众素质提升、助推人居环境改善等直接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民盟丽江市委在市政协的组织协调下,开展的烛光行动教育扶贫、义诊服务卫生扶贫、科技文化下乡的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目前我们在宁蒗县大二地村建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系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要说的话很多,总的一点,通过政协平台履行好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的职责,为丽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不辱使命,做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
问:旅游业是丽江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十年来丽江旅游业在“旅游革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请来自文旅系统的政协委员谈谈你是怎样立足本职工作,在政协委员岗位上履职的,取得哪些成效?展望未来有什么期盼?
市政协常委、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市旅游协会会长王化新:我是一名来自文化旅游系统的市政协委员、常委。旅游业是丽江的支柱产业,乃至生命产业,丽江文化旅游产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丽江经济社会的龙头产业。近十年来,丽江旅游业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树立品牌、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以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定位,在旅游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绩,旅游要素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升级涵盖到了“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各要素。截止2021年底,全市旅行社从十年前的24家发展到206家,国际品牌酒店从2012年的3家发展到14家,民宿客栈从2012年1200余家发展到2000余家,一大批新业态新产品随着时代发展而在玉璧金川大地上展现。如旅游露营地、康养酒店、半山酒店、攀岩蹦极、徒步穿越、研学旅行、婚纱旅拍、乡村田园综合体、红色旅游区等。丽江已成为人们出游的向往目的地。到2019年底,全市接待游客突破五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一千亿大关。在这丽江旅游这十年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市、县政协组织每年都有文化旅游行业的专题调研或议政协商议题,并围绕旅游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专题协商,视察调研,形成了多份专题协商调研报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采纳,有的形成了专门的配套政策措施,为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协贡献。这也是我担任丽江政协委员这十年的切身感受与体会。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十年来我围绕丽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交市、县两级政协提案11件,件件提案有答复,有落实,其中2件提案还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县政协领导亲自督办,其建议意见受到党委、政府的采纳;我每年都以政协委员名义参加市、县党委政府发展规划咨询研讨会,五次参加市政协专题旅游业专题调研,提出行业意见,反映行业呼声,均得到回复和相关意见采纳。在本职工作中,我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谋发展,我担任董事长的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十年来安排就业人员600余人,上交税利5000余万元。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还于2015年12月25日成功在北交所新三板挂牌,成为丽江在全国证券市场交易的首家民营企业。本人于2021年11月被国家文化旅游部,国家人力资源部评为全国文化旅游系统劳动模范,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丽江文旅行业十万从业人员的肯定。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丽江文化旅游发展,我们倍感幸福,成绩斐然。展望丽江未来发展我们满怀信心,充满希望,丽江各级政协参与讨论审查制定的丽江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规划,描绘了丽江发展的宏伟蓝图,围绕“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继续履职尽责,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自觉投身改革发展一线,踔厉奋发,再谱新篇。
问:丽江教育这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请问来自教育系统的侯俊委员,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您是怎样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委员为民服务的职 责?
市政协常委、市教育体育局教科所副所长、正高级教师侯俊:我是一名来自教育系统的市政协委员、常委,很荣幸参加“丽江这十年”政协专场新闻发布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重视关心下,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丽江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最明显的变化一个是教育公平达到新高度。如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3.97%,普惠率达到83.49%,入园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入园贵的问题有效缓解,全市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5%以上,现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学。第二个明显变化是教育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2011年教育经费投入20.83亿元,2021年教育经费投入47.47亿元。这样的投入在丽江教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还健全了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机制,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很多的好政策、福利待遇向农村教师倾斜。大家都能看到这十年里全市高标准新建、改扩建了很多学校,新建的学校比如有玉龙县文笔学校、宁蒗县小凉山学校、宁蒗县二中、永胜县民族中学、华坪县民族中学、丽江市第二幼儿园、丽江市第二中学等等,这些学校全部建成已投入使用。丽江民族中专将在8月全部完成搬迁工作入驻职教园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王宁省委书记、王予波省长先后视察了丽江市一中,拨款一亿元用于体育馆和校园文化建设。
就我个人而言,这十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我由一个高中普通教师成长为省级文化名师、市级教学名师,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飞跃。另一个变化就是我由一个教育的管理者、研究者成长为一名政协委员、常委,实现了人生理想、社会角色的升华。
我的名师工作室是在2017年全市“英才计划”的背景下成立的,我是首批入选的市级教学名师。通过研讨、培训、讲座、磨课、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工作室成员都在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了。我经常带领我的工作室成员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开展学科培训,打造示范课,送培送教,参观学习,积极研究课堂改革,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这几年我在学科研讨、主编《丽江教育》杂志和指导全市幼儿园、中小学老师甚至高校教师申报市级课题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每年市级课题立项15个。丽江师专教师也在积极申报市级课题,今年申报9个,我指导修改了半年,最终立项5个。同时我也为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沟通搭建桥梁,共同画出教育发展的同心圆而努力着,实现为民服务的责任。
通过市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我亲身体验了人民政协在政治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协商在基层”到“双助推”行动都少不了政协人的无私奉献;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济生产,从精神文明到民生实事都少不了政协的能量力量贡献。能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常委,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不久以后,我的名师工作室还将加挂丽江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的牌子,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就更加重大了!今后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倾听民意民声,认真履职,不负历史期望与使命担当。
问:请问刘委员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又担任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的工作,这十年来在丽江民族医药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刘建勤:我是政协丽江市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现担任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会长。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深刻的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们丽江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十年,也是我们人民政协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显著成就、不断迈出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新步伐的十年。十年来,丽江市政协通过扎实有效、务实创新的工作,发挥独特优势,贡献智慧力量,凝聚起全市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强大正能量。我想,政协要更好地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助力丽江社会事业的发展。作为政协委员,也要学思践悟,强化思想政治站位;守正创新,彰显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积极建言资政,同绘丽江民族医药的发展画卷。
我们充分发挥丽江民族医药资源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丽江民族医药的功能和价值,推动丽江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这十年是丽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丽江民族医药工作极为重要的十年。
在我们丽江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中,蕴藏着古老的民族医药文化。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是丽江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 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市政协的支持下,丽江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中医药工作者、民族民间医药工作者团结一致,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18年11月,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了《纳西医药传统知识挖掘整理保护项目》,开展以纳西族医药为主体的全市民族医药调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先后四次莅临丽江指导工作。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中央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在内的多家科研院所,先后派出由20多位博士研究员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直接参与一线调查、成果梳理等工作。
自2017年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我提交了“关于拯救丽江民族医药,将民族医药纳入丽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提案”、“关于制定《丽江纳西族医药文化保护条例》的提案”、“关于切实加强丽江民间医药传承人培养力度的提案”、“关于加快丽江民族医药发展的提案”等7个政协提案。每个提案都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政协的关心,相关部门的支持,有力推动了丽江民族医药的发展,我在政协这个平台上为丽江传统医药贡献了政协委员的作用。
丽江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再接再厉、砥砺奋进。我们将以极大的热情继续投身丽江民族传统医药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问:请问和笋萍委员,作为政协委员你是如何履职的?有什么样的履职感受?
市政协委员、云南泰联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和笋萍:在我担任市政协委员期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围绕我市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重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活动,多措并举助推了法治丽江建设。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职业优势、专业优势和熟悉社情民意的实践优势,利用政协“双助推”、“协商在基层”等平台,将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以政协委员、律师以及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身份参与“双助推”、“协商在基层”专项活动,通过“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专项行动”为社区、乡村、学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宣讲、以案释法等公益法律服务,开展履职工作。同时,广泛参与立法论证、决策咨询等活动,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履职期间,为百姓发声、为行业发声,提出了多个高质量的政协提案,均得到答复、落实。
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尽责、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谋的思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不辜负组织与人民的重托,积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发出政协好声音。
(采写/张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