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登录
注册
首页
头条
文旅
古城
雪山
泸沽
卫健
长安
清风
综合
更多
网站地图
视频
古城区
玉龙县
永胜县
华坪县
宁蒗县
同城
Group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帖子
收藏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丽江同城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白沙的明天
发布者:
恋在丽江
|
发布时间: 2013-8-8 16:04
|
查看数: 13110
|
评论数: 10
|
IP:云南丽江
古街,古村落,古老的壁画,传统的纳西小吃,街上穿着纳西服饰的老人三三两两地晒着太阳,用纳西话聊着天。
2013年,
丽江
的下一站,定在白沙。丽江市政府确定白沙村为丽江建设“美丽乡村”首个试点,要将白沙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和“幸福农庄”的典 范。
大开发将至,五年、十年之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到今天的白沙?
在很多人眼中,白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最后一片净土,当大研古城、束河古镇被开发,当越来越多的原住民搬出这些古城,当古城里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商业之时,白沙这一方净土就愈显珍贵。
“‘美丽乡村’建设这个事情如果做好了,是白沙之幸,如果做不好,就是白沙的灾难。”在丽江生活了8年的新丽江人田桑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随着白沙的开发,最终古镇的人搬出了古镇,古镇则沦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分会场。
站在新起点,白沙向何处去?如何让白沙避开大研、束河的老路?如何让白沙真正美丽?有关人士认为,政府的规划和规划的执行力度,尤为重要。
【机会】
机遇降临
与金山、黄山等乡镇相比,白沙这些年的发展显得较为滞后。据白沙镇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白沙镇政府所在地白沙村委会全村经济总收入446.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37元。
事实上,白沙资源富集,是一个真正的富矿。一方面,白沙历史文化悠久,白沙古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重要发祥地。另一方面,白沙是丽江的水源地,丽江80%的城市用水都来自白沙。同时,白沙集中了丽江周边很多较为成熟的景点,著名的玉龙雪山就在白沙境内,还有白沙壁画、福国寺、三多阁等诸多小景点。此外,白沙境内勘探出了众多金矿。“资源富集是白沙最大的优势,但也正因为它的重要性,反倒使得白沙一直都没有动。”白沙镇党委书记和志强告诉记者,长久以来,白沙有水不能浇,有沙不能挖,有金不能采,是个“守着金矿过穷日子的地方”。
机遇在2013年悄然降临。
今年5月27日,丽江市市长和良辉在白沙镇召开新农村调研现场会,确定该镇白沙村为丽江市建设“美丽乡村”的首个试点,明确提出了将白沙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典范,真正成为丽江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农庄”。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去年底罗杰就任丽江市委书记后,就明确提出了发展“庄园经济”和“幸福农庄”的思路,此次将白沙村确定为丽江首个“美丽乡村”和“幸福农庄”试点,标志着这一思路正式付诸实践。
白沙被列为丽江首个“美丽乡村”试点后,玉龙县发改局于6月6日形成了《玉龙县白沙镇白沙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并由丽江市政府上报省财政厅。该方案确定了拟实施白沙村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发展、环境综合治理、特色产业发展四大工程,拟规划实施17个项目,总投资18252.6万元,建设期限为一年,即从今年7月至明年7月。
另一方面,一个事关丽江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也在白沙境内全面推进。7月31日在昆明举行的“美丽云南 好梦丽江”丽江市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和良辉明确表示,为保护玉龙雪山生态,丽江将在白沙投资7.2个亿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修建165个湿地湖泊群,以增加玉龙雪山的湿度,保护冰川和雪线。这一工程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完工。
和志强于去年12月就任白沙镇党委书记之后,白沙上亿的项目多了起来,现在又将白沙村定位丽江首个“美丽乡村”试点,这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 ‘美丽乡村’对于白沙来说是一种机遇,可以说是白沙的一个新的起点,以前几十年,几百年白沙的发展难说都没有今年这样迅猛。社会都希望在发展的同时能把白沙给保护好,这是最大的关注点。”
【担忧】
要搞好白沙,先反省大研、束河
“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定位在白沙,最担心的一点是它会重走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的老路。”新
丽江
人田桑来自上海,1999年第一次来丽江时就爱上了这里,200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跑到丽江定居。
在田桑眼中,白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最后一片净土。在他刚来丽江的时候,大研古城已经是人满为患,随后这几年,束河古镇也发展起来了。在田桑看来,大研古城的发展模式严格来说其实是没有模式,“申遗成功把丽江猝不及防一脚揣进了商业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存续、民风的传承等都存在很大的危机。与大研不同的是,束河在开发中引进了房地产开发商。”
田桑认为,尽管大研和束河的发展方式不同,但二者的结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本地居民搬离了古镇,古镇成了一个商业小镇,卖的绝大多数也是在任何景点都能买到的商品。“如今的大研古城和束河,就好像是一个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分市场。”田桑向来对这样同质性高、附加值低、只追求高额利润的商业模式非常反感,觉得这不属于丽江。
“现在,白沙被确定为‘美丽乡村’试点,这意味着,白沙要开发了。但在开发之前,政府是不是可以先来研究一下这个命题,就是否非要追求一种如大研古城、束河古镇这样宏大的叙事手法才能把这个地方开发好?改革开放到现在,GDP都是自上而下的增长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牺牲文化、生态以及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作为代价,如果用这样的模式去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就算搞出来很美丽,它也不再是乡村了。”
别让白沙成又一个小商品市场
五年前刚到白沙时,那里只有田桑一户是外来租房户,但到了今年,目前就他知道的在白沙租房且已建成开客栈的就有十几家。同时,白沙的房租也在涨。 “8年前,租一个院子一年租金4000块钱,现在至少是十万了。”当然,田桑也指出,和大研古城相比,白沙的房租是非常低的,基本是大研的十分之一。
在田桑看来,房租提高是好事。“房租就应该提高,房租的支付形式应该成为租房者的产业门槛。”但其同时指出,白沙房租的提高不能像大研和束河一样,是建立在炒房的基础上。“现在大研古城很多租房者并不是来搞经营,而是来炒房。”田桑保守估计,这部分人占到大研古城租房者的20%左右。
“我为什么说那么多关于大研和束河的事,就是希望这类事情不要再在白沙发生。” 在田桑眼中,白沙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后一片净土。也正因如此,现在白沙要开发了,这让他有一个隐忧:“美丽乡村”建设这个事情如果做好了,是白沙之幸, “如果做不好,我们不愿意看到白沙再重蹈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的覆辙,最终古镇的人搬出了古镇,古镇则沦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分会场。”
要致富,就盖房?
田桑的隐忧并非空穴来风。
尽管现在的白沙和8年前相比,基本风貌改变不大,“但是现在村里土地乱建、乱占的情况很严重,因为老百姓都知道,现在要开发了,所以赶快多建点房子,只想着怎么把房子再盖大一点、盖高一点,这样就能够多拿一点房租。这是很多开发先例造成的恶果,因为在村民的潜意识中,要致富就只能像大研、束河一样租房子,却没有人想过,能不能不把房子租出去,自己也做点生意呢?”田桑告诉记者,他在白沙所租房子的后面一户人家,房子盖得很大,像城堡一样,但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造好之后房主后悔了,因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白沙这样的古村落,需要的是传统民居来彰显特色,而像他这样土不土、洋不洋的房子,既影响了白沙的整体风貌,同时也让他失去了更大的获利空间。。
“之前百姓很希望大的房地产商进来,征地、分红,一下子就能分到一大笔钱,然后高密度地建房,以为这才是开发,这样才能发展。”对此,和志强也深有同感。
【谋划】
文化重要 风光更重要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白沙如何规划?如何起步?最终将走向哪里?这对白沙、对丽江乃至整个中国的乡村建设都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定位,白沙不仅仅要建设“美丽乡村”,同时还要打造“幸福农庄”。美丽如何体现?幸福如何保证?
“白沙发展之初,政府首先在观念上就要让老百姓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所谓的可持续就是要先搞清楚,丽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游客来,它的核心价值何在?这样白沙才能定下发展之路。”田桑认为,当下丽江很多人将文化抬得太高,但其实丽江核心的吸引力主要还在于它的自然资源禀赋,丽江的气候、丽江的山水,这个才是唯一不可复制的,这些应该是排在文化之前。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说文化,但是究竟有几个外地游客是真正喜欢东巴文化的?其实,东巴文化是什么,相信大部分本地人都搞不清楚。”田桑以自己作为一名外来人的感受,指出对于外来游客而言,丽江最大吸引力在于丽江的“在他处”。
“山好水好了,不需要去拉客,人家也会来。”和志强对此也深有同感。因此,在他上任白沙镇党委书记后提出的白沙发展的四个目标中,将建设生态白沙排在了最前面。
“白沙的发展一定要做好规划,特别是山水田园风光的规划上。”和志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请了相关专家对白沙发展进行规划,意欲将青龙河一线规划为农业观光步行栈道。“当然,我们一天喊留下田园风光,不能只是喊口号,关键是要让百姓觉得留下是有价值的,要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
而要让百姓得到实惠,涉及发展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又是如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问题。“白沙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好它,又要让农民赚到钱,这是很难的。离开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来谈产业,只可能是痴人说梦,凭什么你能赚钱我就要受穷?关键还是看产业和保护如何结合。”
“所以说在保护田园风光的同时,规划什么样的产业,很重要。”和志强介绍,现在外面来洽谈合作的很多,涉及很多产业,但白沙最欢迎的就是种植业,比如说蓝莓、高山雪菊等。而在旅游产业方面,和志强认为,白沙的景点很多,但总感觉没有被串起来,产生不了效益,“白沙过去开发的最大弱点就是对老百姓的辐射面和受益面不大,今后要将这些景点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规模效益。我们也有意引进有实力的旅游大公司,把这些有价值的景区景点整合起来,统一运作,这样,对白沙的带动作用会非常大。”
的确,“幸福”要有产业支撑。田桑认为,白沙的产业,首先要发展的一个试点就是住宿,第二个就是生态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第三是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的旅游产品可以和旅游结合起来。
要保住文化 就要让文化变成产业
在白沙下一步发展规划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打造文化白沙。
“白沙作为纳西文化的发源地,我们有责任把白沙的文化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让文化成为白沙的一张名片。一个地方光有自然风光,没有文化底蕴,旅游的吸引力就不够。”和志强告诉记者,现在每年到白沙来旅游的游客中,外国游客居多,每天有几百人,“玩深度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人都必定会到白沙来。”
“美丽乡村”建设起来后,如何留住白沙的民族文化?和志强认为,保护民族文化,关键还是要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觉得这个东西有价值,并且这个价值不仅是历史价值,还包括经济价值,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搞这一行是有经济回报的。文化只有实现了产业化,才有生命力。就像宣科的纳西古乐,如果赚不了钱,谁又会来做纳西古乐呢?”
“一位专家曾说,只要把白沙的文化整理好了,就等于是把纳西文化整理好了。”令和志强遗憾的是,文化挖掘这一块,白沙此前做得太少。下一步,白沙镇将把挖掘白沙文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民间很多文化名人热情也很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些传统文化如果不去民间采集的话,慢慢地就会丢失掉。今后我们将把那些深埋民间的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好,传承的同时,要打造成产业。”
和志强向记者透露,白沙细乐演奏队目前正自发地把原来只有音乐的白沙细乐配上舞台情景表演,表演的都是细乐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情景剧,通过一种既保留传统又有创新的方式,让白沙细乐更具吸引力。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白沙古建筑的保护,也将纳入白沙下一步的整体规划中。记者了解到,白沙这次“美丽乡村” 建设的一个内容就是从整治不协调建筑开始。白沙村委会中心古街一带,目前开客栈、商铺和咖啡厅的有60户左右,有些租房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建筑擅自进行改造,使得这些建筑丢失了纳西特色,“有些商铺把纳西的雕花小窗扩大成为整块的落地玻璃,和白沙的民族建筑不和谐,凡是不和谐的,一律要改装,一定要体现民族特色。”
白沙拒绝房地产开发商
打造休闲白沙、和谐白沙,则是白沙的另两个发展目标。
“为什么一定要提休闲白沙?因为很多人包括当地百姓,很希望一些大的项目进来,特别是房地产项目,一下子大规模地开发、高密度地建设,总认为这样的开发才叫发展。”和志强着重强调,白沙的发展一定要要避开这种常规的开发,留出宽阔的空间,建设布局要体现休闲,一定要让别人来到白沙不感觉拥挤、嘈杂,感觉很惬意、休闲,同时又有文化底蕴。“要体现休闲,就要在建筑密度上进行控制,意味着必须留出大片的土地。”对于这样的牺牲,和志强认为值得,“休闲的感觉没有了的话,小镇的竞争力也就没有了”。
近段时间来与和志强联系,想到白沙投资的人很多。和志强告诉记者,其中大部分谈的条件都是能够提供多少地,“这背后意味着要搞房地产的开发,即便他们不做房地产开发,在建筑上也肯定会有增量,增量太多了不行,景观会被破坏。所以在洽谈过程中,只要是做房地产的我们都否决了。”
对于白沙的开发,田桑喊出了这样的一个口号:白沙拒绝房地产开发商!“束河就是被一个大的房地产商向农民买了地卖房子,白沙不需要房地产开放商,需要的是真正能够融入白沙的生活者和经营者,当然,他首先得是白沙的生活者。”
“纳西民宿”模式,不让白沙变“空城”
白沙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如何让古镇不“人去城空”?
田桑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和白沙镇党委、政府一起探索一种新模式。通过一个基金争取一些资金,先期选取5户白沙村农家,打造“纳西民宿”。纳西民宿的最大特点是农户不搬出自己世代居住的房子,而是拿出一部分闲置的房子,由基金提供补助对房屋进行改造,做成原汁原味的纳西民宿供游人居住,游客吃住都和农户在一起,甚至可以一起到菜地里去种菜,去坡上放牛等。如果游客需要,农户还可以和他们做点小买卖,比如卖点自己做的火腿、鸡豆凉粉等。每年基金给农民一个保底数,同时农户还能在年底拿到分红,让农户不搬出去,也能有稳定的收入。
“我认为这个形态、这种模式,有可能是目前对房租经济的一种探索。”田桑坦言,房租经济其实是非常有害的,租房者一次性拿到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一大笔钱,一下子就“崩溃”了,不知道干什么了。其认为,丽江旅游走过了近20个年头,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已经到了第二轮的收租期,“第一轮收了房租还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说重新买一套房,给孩子办婚事等,但是现在第二次收租,房东已经不知这钱该花到哪里,就开始无所事事,就开始赌,整个民风也就变了。这是很危险的。”田桑认为,“纳西民宿”模式,不仅让农户有收入,还有事做,同时也能让游客体验最想体验的丽江民居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对“纳西民宿”这一模式,和志强也倍加推崇,其介绍,这一模式如果成功,将在白沙古街、玉湖等地率先推开。
政府做好规划就行了 商业还得靠协会
采访中,田桑一再强调,白沙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保护,而要保护好,政府的第一职责就是做好规划,然后严格按规划实施。同时,其认为,白沙的商业发展,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考虑用协会的形式进行行业自律。
“在西方发达国家,保护和发展这把双刃剑捏在行业协会手中,市场准入制度是协会决定的,一方面要让新的有机体加入这个行业中去,这个行业才会更好,但协会又要控制好这个量,发展中依靠行业自治来达到保护,也就是说商业的事情让商业自己去解决。”
同时田桑认为,对商品的销售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身为旅游地,还是要有一些与当地文化结合的旅游产品出来,比如说民间散落的一些手工艺品也可以把它整理开发出来,从而避免过于同质化而失掉了本地的特色。“这个工作,现在就要做了,别等到白沙也像大研古城一样,满大街都是披肩、牦牛肉的时候,再来探索该卖什么产品,那时,真的晚了。”
在田桑眼中,白沙的幸福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在山清水秀的村庄里,能听到鸡鸣狗吠,看到袅袅炊烟,走在街上,能遇到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人,能听到朗朗乡音……“在白沙,有一种找到童年的感觉,希望再过五年十年,白沙的袅袅炊烟不被汽车尾气所取代。”
和志强预计,白沙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需要三年时间,“第一年先把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等完善好,比如古街上电线乱架、排污管网通不到城市等这些基础性的问题;第二步才是一些拓展性的建设,比如说乡村栈道的建设等。”正因为现在对白沙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和志强感觉肩头的担子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觉得白沙这个地方有价值,但是也很担心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保护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担忧。”
新闻素描
丽江最后的打铜匠
从丽江城区往北,经过束河,再经过一片飘着麦香的田园,就到了白沙古镇。
古镇老街,印有“白沙”两个大字的城门下,身着纳西服饰的老奶奶在卖自家菜园子里摘来的菜,其中几个用纳西话拉着家常,有两人则干脆眯着眼睛打起了盹。几条土狗在菜篮子前走来走去,看看这、看看那。城门斜对面,有几个纳西小馆子,门口的大锅里,鸡豆凉粉煎得滋滋作响,喝着丽江大麦酒的纳西老大爷一边端着一碗凉粉细嚼慢咽,一边向一旁看得直流口水的几名老外打着招呼,“Hello”。
咖啡馆、小食店、手工艺品店,老街上约有五六十家商铺,主营这三类。和善均的打铜店就在这条街上。
43岁的和善均17岁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打铜这一祖传手艺,这一做,就是26年。从一开始的只会打锅碗瓢盆等最基本的东西,到现在会打五六十种纳西铜器,和善均说,就喜欢这门手艺,不知道除了这个,自己还能做什么。
作为“积善铜艺”第六代传人,和善均也是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代表人。“铜艺是纳西族一个传统手艺,一直很发达。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光是白沙,就有200多户制铜人家。”和善均说,其实以前白沙打铜最出名的是杨家,但后来杨家搬到
丽江
城里,后人也没有再学这门手艺,便失传了。到现在,整个丽江,制铜的就只有和善均和他哥哥了。
1996年,
丽江旅游
发展起来,和善均跟随父亲一起被政府邀往大研古城开店,当时古管局在五一街免费提供了一间公房,并且还给和善均的父亲每个月发放1200元工资。2005年,父亲过世,和善均也不想再在古城做,便回到了白沙。“不是赚不到钱,主要是要在古城里做手艺太困难了。因为游客太多,每天要给游客介绍这介绍那,不能做手艺,只能做生意。”
26年间,旅游的飞速发展,让丽江不少手艺人放弃手艺投身淘金大潮,和善均却依然固守在白沙这爿铜艺店。和善均面积不大的铜艺店里,打铜、制铜、售铜都在这里。“我打出的铜器,用的是最原始的技艺,包括炼铜、焊接、制铜。”和善均说,虽然用现代技术,效率会比现在高成百上千,但他就是不想让这门手艺就此失传。和善均现在收了两个徒弟,他也坚持用最土的办法教授。
和善均的一双儿女,女儿已上大学,上高中的儿子很喜欢这门手艺,假期自己打铜、制铜,打出的手镯很好卖。“纳西族传统的这门手艺,不仅要传承,还要能创新,我自己只是初中毕业,创新方面还是有些吃力,如果儿子能继承这门手艺,也挺好。”儿子在铜艺上表现出的悟性,让和善均深感欣慰。
和善均告诉记者,“积善铜艺”现在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申报了省级。同时,在和善均看来,要把这个最古老的技艺传承下来,必须是个品牌,所以,“积善铜艺”商标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驰名商标。
听说白沙要大开发了,高兴之余,和善均有一点担心。担心游客多起来后,又会像当初一样,在大研古城做不了手艺,必须得逃出来。“我是因为深爱这门手艺,还能坚守,但是,我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人像我一样,也能如此。”这也是和善均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和善均说,自己一直有个梦,那就是在自家近一亩的老宅院里,搞个打铜博物馆,在那里,自己可以炼铜、制铜,还可以让游客观赏自己制作出的铜器,观赏间隙,可以品尝用这些铜壶泡出来的茶。“白沙成了‘美丽乡村’,我的梦会实现吗?”和善均的眼里,闪烁着希望。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最新评论
1
2
/ 2 页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滇超联赛”就要来了,丽江队有夺冠的潜力吗?
近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以现象级表
最高奖励2万元!2025年丽江市研学旅游人才技能竞赛开始报名
近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举办2025年丽江市研
丽江三义机场冬春航季航班时刻表已更新,快来看看有哪些调整
从10月26日起,丽江三义国际机场正式执行2025年冬春航
11月10日起,古城区这24处交通监控设备正式启用!
11月4日,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发布关于
重磅公示!丽江4个集体、8名个人拟推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
10月31日,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与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云南省第二十二届导游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丽江选手斩获亚军佳绩!
近日,云南省第二十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导游(讲解员
请做好防护!11月4日起华坪县将对城区部分绿化喷施农药
11月3日,华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对城区行道
宁蒗县发布人事任免,共涉及14人
11月03日,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文笔路与环湖东路共新增203个收费停车泊位,11月11日起正式收费
11月3日,玉龙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玉龙县市政道
华坪县人民法院发布悬赏公告,提供这两人财产线索有奖!
11月3日,华坪县人民法院发布悬赏公告,为最大限度
恭喜!这36家企业拟认定为丽江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10月31日,丽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财政、发改、商务、
艺术互鉴促融合“百名画家画丽江”暨“遇见临沧·如回故乡”美术
11月1日,“百名画家画丽江”暨“遇见临沧·如回故乡
稳增长!丽江2025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39元
近日,国家统计局丽江调查队发布丽江市2025年前三季
玉龙县启动为期3年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鸟类及野生兰科植物违法犯罪
11月3日,玉龙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玉龙县关于开展保护
未来十天!丽江将迎明显降水降温 高海拔地区有中到大雪
根据丽江市气象台最新气象监测分析,受西南气流和切
浏览过的版块
华坪县
头条新闻
玉龙县
玉龙雪山
古城区
永胜县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