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艳遇之城丽江 是那片高原让人多情(全攻略)一

发布者: 有话就说 | 发布时间: 2012-8-10 21:38| 查看数: 8923| 评论数: 2|IP:云南丽江

丽江古城就是一个化着浓妆的天然美女,丽质与脂粉相得益彰,互增颜色,实为佳绝,大老远的便给你送来诱惑的笑声和惊艳的美貌,还不容你回过神,已伸出玉手牵你同行了。丽江好像有股神奇的魔力,让你不得不爱上她!       在丽江不可不逛的景点:
       1、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大研古镇)
  丽江古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不吉利。古城融合了纳西、白、藏、汉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
   四方街:
  四方街为古城中心,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开头而建。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从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便。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泉水来自玉河,河至镇产双石桥,分东、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随街绕巷,穿墙过屋。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扬”的独特风貌。来到这里,倏然感受到“东方威尼斯”的韵味。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丽江古城最中央的一片大约500平方米的小广场,如果把丽江比成北京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它的天安门广场。四方街街面宽广,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每条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铺就,原本是各族人民在此交易商品的地方,现在已成为游客聚集的地方,是丽江最热闹喧哗的地方。每周的二,四,六三个晚上,当地青年男女会自发地聚集到四方街打跳。打跳是在云南很多地方都被人们喜欢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活动,在四方街的中间升起篝火,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手拉手地围成一圈,随着音乐节奏起舞,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木王府

  图为 木王府
  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前纳西族土司木氏的王府。木王府称得上是小型故宫。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见古时木府的气派。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 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现在的木府是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贷巨款相助,经三年努力重建的。从古城四方街顺七一街向东步行大约200米遇见右侧的关门口牌坊,进入关门口直行100米就是木王府啦,门票60块钱,需出示古城维护费票据。

万古楼:

  图为 万古楼
  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第一楼。其实就是个看古城全景的好地方,票价15元。万古楼在狮子山上,怕爬坡的可以打车前往,也可以从四方街沿翻越狮子山的街道步行攀登至万古楼(30分钟),但是最好的方法是游览木府时沿石阶攀登(狮子山在明请木土司时期即为木府的后花园),这样则可一边攀登,一边观景。
   黑龙潭公园

  图为 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被列入《中国名泉》、《中国风景名胜》等书,诚不虚也。晴天时在那里拍照玉龙雪山的倒影很漂亮。摄影爱好者必去的地方。还有就是,那里的潭水很甜,你可以直接饮用。不收门票,但需要出示古城维护费收据。

   2、束河古镇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程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村庄中心有长33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可以引水冲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
  束河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总体来说比大研古镇安静古朴一些。开发商开发束河前先买断了当地住民所拥有的所有农田,之后再把这些农田免费交还给住民耕种,但条件是必须种植有机蔬菜。因此束河比起大研更多了一份田园的安逸,不过正在兴建的束河国际酒吧区也许会改变这一状况。束河分为老区和新区。老区指的是青龙桥以西和老四方街附近,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最有看点的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青龙古石桥,还有束河居民赖以生存的泉眼九鼎龙潭。束河的门票是50元。
   3、白沙古镇
  长达2公里的白沙老街古村落、明清建筑群和白沙壁画是看点。
  交通:建议骑车去,路上风景古朴。相比骑车去束河,很多老外更喜欢骑车去白沙。打车前往的话,大概40元左右。
  门票:白沙古镇免门票,也不需出示古城维护费收据。白沙壁画门票30元。
   4、以玉龙雪山为主的大玉龙景区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主峰的海拔虽然只有5600米,但至今仍未被人类征服过。大玉龙景区就是以玉龙雪山为主的大景区,游玩点主要包括大索道、牦牛坪(中索道)、云杉坪(小索道)、蓝月谷、干海子、东巴谷、玉水寨、东巴万神园、张艺谋的印象丽江等。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游玩,时间为一天。
  大索道海拔最高,可以到雪山的怀抱里,零距离接触山上的雪和纬度最低的冰川,适合住在南方没有机会观雪的朋友。
  牦牛坪(中索道)海拔次之,从这里可以观赏到玉龙雪山十三峰,也是欣赏日出和山花野草的好地方,适合喜欢摄影的朋友。可顺道去黑水河。牦牛坪除了自然风光之外,这里还是山下藏族牧民的夏季牧场,每年的春夏秋季节他们都会将自家的牛羊赶到山上,自己也住在这里的夏季小屋里。如果您在这个时候来,那么就能很方便的走进牧民们自然的生活状态。村民以牧业为生,民风古补,高山雪原风光与黑水河溪流作伴,与天然幽静古补的原始森林景观为群,层次分明,多姿多彩。
  从牦牛坪开始沿着栈道向西走不远就到了雪花湖,一个浅黄色的高山湖,这里是牦牛集中饮水的地方。这里的水就来自于牦牛坪最高点--瑶池。瑶池虽然并不大,但是水质清澈,蓝天、白云、雪山、翠柏在水面清晰的倒映。
  云杉坪(小索道)海拔最低,看雪山侧面和原始森林,闻名的纳西青年殉情圣地玉龙第三国就在这里。适合身体条件怕高原反应的朋友。云杉坪又名锦绣谷,它是一块隐藏在原始杉林中的巨大草坪。位于玉龙雪山东麓的山箐里,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
  它被视为纳西族神话传说中的“玉龙第三国”的入口处。在这里,雄伟的玉龙雪山近在咫尺,千年冰川清晰可见,除了观赏玉龙雪山,分领略原始森林额的奇异和幽静,还可以欣赏到纳西等少数民族的歌舞。
  到云杉坪,您可在丽江城内的汽车站乘专线车,北行15公里到白水河,然后乘15分钟的空中索道即可到达。
  索道只需选择其中一条游玩,任意一条都可途经去蓝月谷、干海子、东巴谷、玉水寨、东巴万神园、张艺谋的《印象丽江》等景点。
   5、拉市海
  这是大部分游客都会去的点,可以与束河古镇一起玩一天。

  图为 拉市海
  拉市海是国家湿地公园,有湖泊,有草场,冬季还有大群的候鸟。可以去观鸟,骑马体验茶马古道,划船等。需要注意的是夏天划船最好安排在下午2点以后。
  门票——一般到拉市海就是去骑马游茶马古道的,骑马费用根据线路的远近而从100-500多不等,可以侃价。

6、宝山石头城
  门票20元。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只能包车去,从丽江出发大概4-5个小时后到宝山乡下车,再徒步一小时后到达石头城。一般是两天的行程,石头城里有两家客栈,普间大概60-100元一晚。
  丽江宝山石头城比大研古镇的历史早200多年,深藏于大山峡谷中。整座城建在一块金沙江边的巨石之上,成为一座天然的易守难攻的堡垒。居民们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纳西人,他们顺理成章地利用着老天和祖辈们留给他们的财产——石头,有些居民家里的家具如桌椅,粮柜,水缸甚至床铺等都是和那块巨石连为一体地雕琢而成的。
  在这里每个“石头”都能述说一个古老美丽的动人故事! 这就是宝山石头城,因为他的悠久历史、独一无二的存在形式,现在丽江市正在申报宝山石头城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宝山石头城兴建于元朝年间,当时其地为丽江路宣抚司所辖七州之一,称宝山州。由于这里天造地设,易守难攻的奇险绝境,纳西先民为避匪患兵灾,便选择这座山建城落脚,凭借山势修建了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使石头城固若金汤。
  城内民居错落分布,巷道高低纵横,随岩就势,显得十分自然。城内居家,房屋依石壁而建,屋中房柱、水缸、桌子、长凳、碗柜、火塘、床铺等均就岩而凿,堪称奇绝。这些石器由于历经百年的摩擦使用,其边沿及平面已变得平滑光洁,细润晶亮。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