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CCTV13)通过大型电视直播节目《乡村行 看振兴》,聚焦云南丽江玉湖村的发展成就和变化。玉湖村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是一个传统的纳西族古村落。近年来,该村通过保护中发展的方式,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玉湖村的民宅大多是三坊一照壁,房顶上还会有瓦猫等寓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土特产,或在茶舍、咖啡厅休闲品茶阅读,也可以漫步在村间小道,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此外,村里的旅游业态已经非常丰富,村舍活化利用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几十年前,玉湖村曾是丽江最贫困的乡村之一。但随着丽江旅游的火爆,玉湖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到2018年全村脱贫。然而,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非常落后,电线杆和通道拥挤无序。 在沪滇合作机制的帮扶下,玉湖村的环村公路、游客中心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得到了改善,促进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从脱贫时只有2家民宿酒店到现在的16家,以及非遗风俗民俗体验馆、咖啡馆、农家乐和小吃店的增长,使得村里的旅游环境越来越好。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里统一运营管理了120多匹马,让村民共同受益。目前,村里的各种产业让300多名劳动力留在村里就业,收入也达到2500—4000元。 今年1至8月份,玉湖村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到520万元。玉湖村已经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
|
近日,央视聚焦丽江玉湖村,以航拍和地面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该村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喜人变化。玉湖村位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族传统古村落。过去,这里曾是丽江最贫困的乡村之一,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村庄逐渐发展起来,到2018年,全村已经脱贫。如今,玉湖村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为了保留乡村的传统风貌,同时又能实现发展,玉湖村在不破坏建筑整体风格的前提下,进行了活化利用,将民宅打造得漂漂亮亮,吸引更多游客。村庄的旅游业态也非常丰富,包括小吃店、茶舍、咖啡厅等,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土特产,或者在茶舍、咖啡厅里享受慢时光。此外,游客还可以漫步在村间小道,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或者住在当地的客栈,体验田园清晨的美景,参与非遗技艺制作和品尝农家美味。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玉湖村得到了沪滇合作机制的帮扶。管道已经入地,建起了环村公路,还建成了游客中心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旅游环境,也促进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从2018年只有2家民宿酒店到现在的16家,再加上咖啡馆、农家乐和小吃店等,村庄的产业不断增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里统一运营管理120多匹马,让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如今,玉湖村每年接待超过6万人次的游客,综合旅游收入达520万元。村庄保持了传统的风貌,同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实现了保护中发展的目标。 |
|
玉湖村是一个位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纳西族古村落。近年来,玉湖村通过保护传统风貌和活化利用,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关注的美丽乡村。 在玉湖村,大部分民宅都是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建筑,房顶上还有瓦猫等寓意吉祥的装饰。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或者在茶舍、咖啡厅里享受慢时光。同时,游客们还可以在村间小道漫步,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体验纳西族人的生活和非遗技艺。 玉湖村注重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前提下进行活化利用,吸引更多游客。如今,村子里的旅游业态丰富多样,村民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庭院打造得更加漂亮,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这样一来,玉湖村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在几十年前,玉湖村曾是丽江最贫困的乡村之一。直到丽江旅游兴起,村里才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全村在2018年脱贫。虽然脱贫了,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很落后。通过沪滇合作机制的帮扶,玉湖村得到了改变,村里建起了环村公路和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促进了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村庄的产业发展。 现在,玉湖村已经发展出16家民宿酒店、2家非遗风俗的民俗体验馆、5家咖啡馆、6个农家乐和十几个小吃店等丰富的旅游业态。村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统一运营管理村外的小马场,让村民共同受益。如今,玉湖村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520万元。 玉湖村的成功发展是通过保护传统风貌和活化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村庄不仅保留了乡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了收入。这里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以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更多美丽乡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