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春耕乱象,速成 “农技专家” 的坑农陷阱与破局之道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5-9 11:54| 查看数: 13196| 评论数: 0|IP:云南丽江

“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量子科技赋能,增产、防病、改土全搞定”……春耕备耕关键期,半月谈记者循着基层线索调查发现,部分社交平台上,一群所谓“农技专家”打着“传道授业”旗号,传播错误信息、推销来路不明农资,在误导农民的同时大肆敛财。

春耕乱象,速成 “农技专家” 的坑农陷阱与破局之道1.jpg

“黄瓜亩产翻倍、根治几十种病虫害,点我橱窗买肥料!”某平台上,一名自称“90后农业科研人员”的博主,一边讲解黄瓜种植“技巧”,一边推销所谓“研究院研发”的肥料,声称跳过经销商让利农民。可网友反馈显示,其内容毫无实操价值,所售商品也因问题被下架。

事实上,不少农业博主仅用3 - 5天突击学习,便现学现卖摇身变为“专家”。更有甚者,借助AI生成虚假丰收场景,吸引缺乏辨别力的农民,借机“教学收徒”。西部某种植大户感慨:“这些‘专家’讲的和我多年经验完全不符,但传播速度快得吓人。”

有农民无奈表示,当真正的农技员下乡指导时,竟被质疑“和网上专家说法不一样,谁才靠谱?”公开案例中,农户轻信“网红配方”调配叶面肥,致上百亩棉田烧苗;按“独家打药法”操作,反而让病害加剧。这些“专家”还常打着“量子科技”“最新成果”等噱头,行虚假宣传之实。

调查发现,速成“农技专家”背后藏着完整利益链。广西资源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刘修瑜透露,当地农民被“专家”的“专业讲解”迷惑,购入低价肥料农药后,才发现有效成分不达标,农作物关键生长期发育受阻,投入的财力人力付诸东流。

春耕乱象,速成 “农技专家” 的坑农陷阱与破局之道2.jpg

广西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唐小付指出,伪专家常虚构身份,用专业术语骗取信任,推销的多是假冒伪劣农资。业内专家分析,随着优质农资普及,劣质产品在正规渠道难寻市场,不法分子便利用农民渴望新技术、降低成本的心理,精心设计“科普 - 宣传 - 销售”套路,靠虚假身份和低价促销诱人上钩。

“骗子比专家更懂流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魏万青一针见血。这些伪专家不仅扰乱农业市场,更让农民对正规农技推广产生信任危机。部分农民甚至形成“专家都想掏空我钱包”的偏见,导致科研成果推广遇阻。此外,伪专家推销的超标农资虽能短期增产,却会造成农药残留,破坏农产品口碑、危害消费者健康、污染土壤。

农业速成伪专家乱象频发,折射出农民对农技服务的迫切需求与人才供给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专家指出,唯有完善人才培养、强化市场监管、提升农民素质,才能瓦解伪专家的利益链。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红文呼吁,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惩坑农害农行为,对虚假宣传、非法农技服务零容忍;同时及时揭露伪专家行径,加强农业科普宣传,推介正规农技工作者。多名基层干部建议,加大农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投入,培育专业农技人才,并引导其深入乡村。唐小付强调,应通过农民培训、科普活动,搭建农技沟通桥梁,传授科学种植与农资辨别知识,为农业生产筑牢知识防线。

(来源/半月谈)

最新评论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