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年轻人第一件“户外装备”?冲锋衣走红后的真假之辩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6-4 09:50| 查看数: 17393| 评论数: 4|IP:云南丽江

曾经仅在专业户外场景出现的冲锋衣,如今已广泛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徒步野营、地铁通勤、日常休闲、办公室办公等场景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近年来,冲锋衣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达1027亿元,其中冲锋衣裤占比29.2%,零售额达300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3%。预计到2029年,冲锋衣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754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0.2%,增速远超服装行业整体水平。

年轻人第一件“户外装备”?冲锋衣走红后的真假之辩.jpeg

然而,随着冲锋衣的走红,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市面上30%的冲锋衣实为普通夹克,毫无防水性能。许多消费者也反映在购买冲锋衣时遇到假货、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选购冲锋衣,谨防功能性误导。

冲锋衣的火爆程度从各大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数据可见一斑。小红书上“冲锋衣穿搭女”笔记超34万篇,抖音#冲锋衣#话题播放量高达320亿次。据魔镜洞察数据,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在主流电商平台上,冲锋衣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2024年各大电商平台“双11”大促中,冲锋衣稳居服饰品类销售排行榜前列,超过风衣、夹克、羽绒服等传统品类。在通常被认为是销售淡季的5、6月份,刚刚结束的“天猫618开售首日”,开卖首小时,国产冲锋衣品牌伯希和成交同比增长超50%,另一冲锋衣品牌凯乐石同比增长超120%。

上个月月底,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准备冲刺上市的伯希和,为冲锋衣的持续“火热”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其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伯希和营收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17.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28亿元、1.56亿元和3.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毛利率分别为54.3%、58.2%和59.6%。以冲锋衣为代表的服装贡献了公司最多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0.7%上升至2024年的91.1%。2012年才成立的伯希和,仅凭冲锋衣这一个单品类,便实现了三年营收翻了三倍,超17亿元。

随着市场的爆发,众多品牌纷纷借势出圈。伯希和、骆驼、凯乐石等靠冲锋衣实现销量逆袭;始祖鸟、北面、哥伦比亚以科技面料站稳高端市场;安踏、李宁、探路者、波司登则靠冲锋衣找到了新市场。

但在冲锋衣走红、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发稿,1-3年间注册的户外运动企业,目前处于存续状态的数量为3980家,1年内注册的是2452家。某冲锋衣品牌代理商透露,普通冲锋衣生产门槛低、毛利高,是户外运动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但部分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采用低价竞争、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导致行业竞争环境恶化。

消费端,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在社交媒体上,多位消费者晒出购买冲锋衣时遇到的问题,某投诉平台有关“冲锋衣”的投诉条数高达10036条,包括货不对板、以次充好、买到假货等。由于冲锋衣版型设计差别较小,假货也横行。今年4月,浙江检察网披露,台州三门县生产的仿冒冲锋衣“台州鸟”泛滥成灾,不法商家从当地厂家购入光板冲锋衣,绣上始祖鸟标志性logo、配上仿制吊牌后,将其包装成“国际大牌”售卖,销售金额达140余万元。今年3月,关于冲锋衣头部品牌始祖鸟“吊牌价格被炒到300元一张”的热搜引发关注,二手交易平台上存在不良卖家收购二手户外服装,经专业翻新和清洁处理,配上收集来的正品吊牌出售产品。

此前央视曾报道,不少网上销售的冲锋衣宣传是运动款或休闲款,但吊牌标注的执行标准为FZ/T81007-2022或FZ/T81007-2012,而该标准是《单、夹服装》标准,适用机织面料生产的单、夹服装,不具有功能性要求,这意味着消费者买到的可能是夹克而非冲锋衣。因冲锋衣质量问题被有关部门“点名”的企业也不在少数。2024年,迪卡侬旗下企业迪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23年,森马因将普通外套宣传为“冲锋衣”而被罚款3万元;2020年,在北京市消协发布的50款冲锋衣试验结果中,Jeep、南极人、New Balance、Levi's李维斯等品牌的冲锋衣出现表面抗湿性未达标、静水压未达标以及功能性未达标等问题。

上述代理商表示,产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品牌在品控上管理不严。目前大部分冲锋衣品牌会选择与代工厂合作,甚至几个品牌用一个代工厂,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把控难度大。根据伯希和招股书显示,2024年服装类产品中,81.2%由OEM厂商(原始设备制造商)完成,截至2024年底,伯希和委托制造商超过250家。有多位消费者表示,伯希和北京和安徽两个产地生产的衣服质量差别很大。

2024年4月1日,冲锋衣国家新标准GB/T 32614—2023《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正式实施,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提高了对透湿性、耐磨性、色牢度、安全性、色差、静水压等方面的指标。冲锋衣市场从蓝海已步入红海,进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强化品牌优势、产品竞争力,为长期发展蓄力。

浙江蓝途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总监张瑜认为,目前冲锋衣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出现了新变化。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18-45岁之间,女性占比在68%左右,呈现年轻化特点;购买渠道多元化,抖音和小红书成为重要的种草渠道;功能需求差异化,专业户外人群更在意透气和吸湿性能,轻户外人群更关注保暖和透气舒适性能;消费者还注重时尚属性,热销冲锋衣增加了更多时尚色彩选择,对穿搭风格也有了更多要求。

张瑜表示,在专业化方面,国内部分品牌已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一定成果,产品性能逐渐接近国际品牌,但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仍有差距。在高端化方面,千元以上冲锋衣销售额增长强劲,一些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优化设计和品牌营销,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定的高端形象。冲锋衣品牌的突围,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料和技术;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注重产品设计,结合时尚元素和人体工程学,针对不同场景和人群推出细分产品,如儿童冲锋衣、女性专属冲锋衣等;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品牌故事、赞助专业赛事等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

对于消费者如何选购合格的冲锋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5月13日发布的消费提示进一步细化了选购标准,强调在选购冲锋衣时,消费者应重点核查吊牌信息,冲锋衣吊牌需明确标注“冲锋衣”品名,执行标准为GB/T 32614—2023《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或与产品相匹配的冲锋衣企业标准等。根据国家标准,表面抗湿性、静水压、透湿率等指标被分为不同功能性等级的产品,吊牌上会相应标注“I级”或“II级”,若无标注应视为满足标准的最高等级(I级)。此外,可检查服装的接缝处有无胶条且是否严密、压胶是否平整、针脚是否整齐一致、拉链是否光滑易拉、有无线头等,这些都是综合考量冲锋衣质量的重要依据。

张瑜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冲锋衣时,要明确自己的使用需求。如果是偶尔户外活动,对功能性要求不高,可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若是专业户外探险,则需严格挑选高品质、高性能的冲锋衣。尽可能选择知名品牌,在官方旗舰店购买,并且查看用户评价,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和质量问题。

当冲锋衣从“小众刚需”变为“大众时尚单品”,百亿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技术、设计与品控的综合较量。企业既要守住专业功能的底线,也要拥抱时尚化、生活化的场景变革,这或许是新发展阶段跳出同质化竞争,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核心。

(来源/新华网)

最新评论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6-20 13:37
冲锋衣市场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从专业户外装备转变为大众时尚单品,其发展态势和面临的挑战值得深入分析:

### 一、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 **消费场景多元化**:从徒步野营扩展到通勤、办公等日常生活场景,推动用户基数几何级增长。小红书34万篇穿搭笔记和抖音320亿次播放量显示其已成为社交货币。
2. **国产品牌崛起**:伯希和三年营收增长366%(3.79亿→17.66亿)、凯乐石618销量增120%,印证本土品牌通过性价比和设计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3. **技术标准升级**:2024年实施的新国标将透湿性等指标提升30%以上,倒逼行业品质升级,千元以上高端产品增速显著。

### 二、行业乱象的深层矛盾
1. **真假混卖顽疾**:30%标称冲锋衣实为普通夹克,"台州鸟"等山寨产业链年销超百万,反映标准执行与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2. **代工模式隐患**:头部品牌超80%产品依赖OEM(如伯希和合作250+代工厂),不同产地质量差异显著,品控难度指数级上升。
3. **功能与时尚的平衡困境**:轻户外群体68%为女性消费者,既要保持专业性能(静水压≥30kPa)又需时尚设计,研发成本增加30%-50%。

### 三、破局关键路径
1. **技术壁垒构建**:国际品牌GORE-TEX专利膜技术溢价达300%,国内品牌需突破如探路者"极仿生"科技等自主创新。
2. **场景化细分战略**:
   - 专业线:强化极端环境测试(如凯乐石登峰系列通过8000米海拔验证)
   - 都市线:开发可机洗、修身剪裁产品(伯希和Office系列重量控制在480g)
3. **数字化品控**:波司登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使生产瑕疵率下降27%。

### 四、消费者决策指南
1. **认准三重标识**:
   - 吊牌注明"GB/T 32614—2023"
   - 接缝处压胶宽度≥13mm
   - 防水拉链需通过5000次开合测试
2. **性能分级选择**:
   - Ⅰ级(暴雨级):静水压≥50kPa
   - Ⅱ级(中雨级):静水压≥30kPa
3. **渠道验证**:官方旗舰店提供电子质保卡,支持APP扫码验真。

当前冲锋衣市场已进入"专业性能+时尚表达+智能穿戴"的三维竞争阶段。未来3年,能否在材料科学(如石墨烯加热膜)、可持续时尚(再生聚酯使用率>45%)等领域突破,将决定品牌能否在754亿规模市场中占据制高点。监管部门加强飞行检查(2024年已抽检83批次)也将加速行业洗牌,伪概念产品生存空间将压缩至15%以下。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6-20 13:37
冲锋衣从专业装备到全民爆款的演变,折射出中国户外消费市场的快速升级与乱象并存的现象。这一品类的发展轨迹与消费趋势变化值得深入剖析:

一、市场爆发背后的消费逻辑
1. 场景泛化催生新需求
传统户外品牌Patagonia的"城市山地主义"理念在中国得到验证,冲锋衣通过"一衣多穿"的属性成功打通户外-通勤-休闲场景。伯希和招股书显示91%收入来自冲锋衣,印证了单品爆款策略的成功。

2. 社交货币属性强化
抖音320亿次播放量背后,是年轻群体将冲锋衣作为"山系穿搭"核心单品的身份认同。凯乐石618增长120%的数据表明,专业品牌正在借势破圈。

二、行业乱象的结构性成因
1. 供应链的"双重悖论"
250家代工厂支撑伯希和17亿营收的商业模式,暴露了品控难题。北京与安徽产地的质量差异,反映代工体系标准化不足的行业通病。

2. 标准滞后带来的灰色空间
新旧国标过渡期出现的"夹克冲锋衣"现象(FZ/T81007标准产品占比30%),本质是功能性标注监管缺失。台州仿冒案揭示的"光板衣+绣标"产业链,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仍需加强。

三、破局路径的多元探索
1. 技术分层策略
国际品牌始祖鸟采用GORE-TEX等专利面料构筑技术壁垒,而国产品牌伯希和59.6%的毛利率显示,中端市场同样存在利润空间。

2. 场景细分创新
蓝途户外提出的"女性专属冲锋衣"概念,呼应了68%女性用户的特殊需求。儿童防护、商务通勤等细分场景或成新增长点。

四、消费决策建议
1. 四维鉴别法
• 查标准:认准GB/T32614-2023标号
• 验工艺:接缝处胶条宽度应≥5mm
• 测性能:I级标准要求静水压≥50kPa
• 辨渠道:官方旗舰店提供检测报告

2. 需求匹配原则
日常通勤可选择II级防水(15kPa),专业登山应选I级产品。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抽检显示38%标称"防风防水"产品未达宣传标准。

当前市场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品质升级的转型,未来3-5年将出现品牌梯队分化。如同智能手机行业的洗牌历程,最终能留存的企业需同时在技术研发(如自研防水膜)、数字营销(小红书34万篇笔记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管控(代工厂质量追溯系统)三个维度建立护城河。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享受户外时尚红利的同时,也需提升产品认知,避免为虚假功能溢价买单。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6-20 13:40
冲锋衣从专业户外装备到都市时尚单品的转型,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多元升级与行业乱象并存的现状。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消费理念的转变,也暴露出行业标准执行与市场监管的挑战。

**一、消费升级下的需求裂变**
冲锋衣的破圈本质是都市人群对"户外生活方式"的符号化消费。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冲锋衣市场规模达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3%,远超服装行业均值。这种爆发式增长源于三重需求叠加:专业户外运动的普及(硬需求)、都市通勤的功能替代(软需求)以及社交媒体的穿搭风潮(符号需求)。伯希和等品牌三年营收翻三倍的业绩,印证了这种复合型需求的商业价值。

**二、野蛮生长中的标准博弈**
行业乱象集中体现在"标准套利"行为上。央视曝光的吊牌乱象显示,30%标榜冲锋衣的产品实际执行《单、夹服装》标准,这种技术参数的降维打击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新国标GB/T 32614—2023将透湿性等6项指标分级,但市场监管总局抽查仍发现迪卡侬、森马等品牌存在功能性造假,反映出标准执行与产业扩张速度的脱节。

**三、产业链端的价值重构**
代工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凸显。伯希和招股书披露其81.2%产品依赖OEM,250余家代工厂的质量离散度直接导致"同款不同质"的投诉。这种轻资产模式虽能快速扩张,但仿冒品横行(如"台州鸟"事件)暴露出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环节。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技术+品控"的深度竞争,如凯乐石等品牌已开始自建防水面料实验室。

**四、市场分层的战略机遇**
消费群体呈现明显的场景化细分:
1. 专业市场(18%):注重GORE-TEX等科技面料认证
2. 泛户外市场(62%):关注多场景穿搭兼容性
3. 时尚市场(20%):追求色彩设计与明星同款
安踏收购始祖鸟、波司登推出轻量化冲锋衣,正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战略卡位。

**未来趋势判断:**
1. **技术壁垒**:防水指数需从现行国标10kPa向国际标准的28kPa升级
2. **渠道革新**:抖音等兴趣电商将贡献35%以上新增量
3. **可持续竞争**:再生面料使用率或成下一轮竞争焦点

对消费者而言,辨别真假冲锋衣可参考"三看原则":看吊牌是否标注GB/T 32614标准、看接缝处压胶工艺、看防水拉链细节。行业从蓝海向红海转型过程中,唯有将专业技术基因与时尚感知力结合的品牌,才能在这场价值重塑中赢得长期优势。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6-20 13:49
冲锋衣从专业装备到时尚单品的崛起与挑战

一、市场爆发式增长
1. 规模数据:2024年中国冲锋衣市场规模达300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750亿元,年增长率超20%
2. 现象级渗透:社交媒体助推热潮,#冲锋衣话题播放量320亿次,穿搭笔记超34万篇
3. 资本表现:伯希和等品牌三年营收增长超3倍,毛利率近60%,开启上市进程

二、繁荣背后的乱象
1. 产品乱象:
- 30%标称冲锋衣实为普通夹克
- 仿冒产业链猖獗(如"台州鸟"案涉案140万)
- 投诉量超万条,涉及虚假宣传、质量问题

2. 标准混淆:
- 部分产品使用《单、夹服装》标准替代专业冲锋衣标准
- 国际品牌亦存在抽检不合格情况

三、行业深层问题
1. 生产端:
- 代工模式盛行(伯希和81.2%产品靠OEM)
- 同厂代工导致同质化
- 250+供应商管理难度大

2. 监管升级:
- 2023版新国标实施,提升6项性能指标
- 明确要求吊牌标注"冲锋衣"及功能等级

四、消费新趋势
1. 人群特征:18-45岁为主,女性占比68%
2. 需求分化:
- 专业用户关注透气/耐磨
- 日常用户侧重保暖/时尚
3. 渠道变革:抖音、小红书成核心种草平台

五、破局之道
1. 企业方向:
- 研发功能性面料(如应对极端环境)
- 开发细分产品(儿童/女性专属款)
- 通过赛事赞助提升专业形象

2. 消费建议:
- 认准GB/T 32614标准及I/II级标识
- 检查压胶工艺等细节
- 按使用场景选择产品等级

行业启示:当技术门槛(静水压≥30kPa)遇上时尚需求,冲锋衣市场正经历从"防水性能"到"生活美学"的价值重构。未来竞争将聚焦于科技力与时尚力的双重突破,那些能平衡专业基因与生活场景的品牌,或将成为下一个十年赢家。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