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商家能寄、买家难回?充电宝召回卡在快递环节,责任该由谁担?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6-27 15:43| 查看数: 13212|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近日,罗马仕、安克等知名充电宝品牌接连启动部分批次产品召回程序,召回数量颇为惊人 —— 罗马仕近 50 万台,安克近 71 万台。然而,这场本应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召回行动,却在执行环节遭遇 “肠梗阻”,大量消费者反馈,在将问题充电宝寄回时,遭遇快递公司拒绝收件,召回流程陷入僵局。​

商家能寄、买家难回?充电宝召回卡在快递环节,责任该由谁担?.png

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向圆通快递小哥表明拟寄出的是商家召回的 2 万毫安充电宝后,得到的回应令人无奈:“不行,2 万功率刚好属于违禁品,如果查到要罚款 2 万元!” 更令人费解的是,快递小哥直言 “商家发货可以寄过来,但是个人不能寄出去”。这一 “双标” 规定,将消费者置于尴尬境地,也暴露出召回流程在实际操作中的严重漏洞。​

快递公司拒绝收件并非毫无依据,其背后是我国《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对充电宝运输安全的严格考量。使用过的充电宝存在电芯短路、自燃、爆炸等风险,一旦在运输途中发生爆燃,不仅会造成包裹损毁等财产损失,更可能危及司机、快递员的生命安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在发布召回公告时,往往只强调 “消费者需寄回”,却未提前与物流体系沟通协商,制定特殊运输方案。这种 “重声明、轻执行” 的做法,暴露出企业对消费安全闭环管理的认知偏差,将召回简单等同于普通售后,忽视了问题产品在寄递、仓储与处置环节所需的专业安全标准,使得消费者成为制度脱节的 “夹心层”,在召回流程中无所适从。​

此事件折射出跨行业管理逻辑与监管体系的深层问题。电商与快递行业同属互联网经济生态,本应共同构建以消费者便利为核心的服务网络,可在面对安全风险时,跨行业协同机制的脆弱性却暴露无遗。物流企业坚守安全红线拒绝收寄问题产品,生产厂家为完成召回指标急于回收缺陷商品,双方看似各有合规理由,却在消费者端形成服务断层。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统筹协调的制度性 “桥梁”。当前监管政策多聚焦于企业召回事后责任,对召回流程中运输、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缺乏细致指导,导致召回厂商无章可循,物流机构不敢打破常规,消费安全闭环的 “最后一公里” 始终无法打通。​

要打破召回任务执行困境,亟需相关部门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消费安全闭环。企业作为召回主体,应将危机公关与物流方案前置规划,主动为召回品 “上保险”,积极对接运输机构,承担特殊物品运输成本,展现应有的社会责任。物流行业也应秉持服务消费者的理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流程,减少消费者的困扰。此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全流程追溯平台,实现问题产品从售卖、召回、运输到处置的动态监管,为运输安全加上 “智能锁”。​

召回充电宝卡在快递环节,这不仅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严峻考验,更是对我国消费安全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唯有以系统、长期的思维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制度完善与创新填补监管空白,才能真正构建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网。召回制度不应只是 “纸面承诺”,而应成为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实屏障,唯有如此,才能让召回行动真正发挥保障消费安全的作用。

(综合:红辣椒评论)

最新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6-27 15:43
企业召回产品需完善全流程管理,快递拒收暴露行业协同不足。期待监管部门牵头建立安全运输机制,让消费者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6-27 15:43
商家召回却让消费者买单,快递双标操作太离谱。安全规定不能只卡消费者,企业甩锅式召回该重罚。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6-27 15:51
商家召回却让消费者买单,快递双标操作太离谱。安全不能只靠罚款,行业协同才是关键。
黑龙潭的故事 发表于 2025-6-27 15:57
商家召回却让消费者买单,这波操作太不厚道。快递公司双标玩得溜,安全责任全甩给消费者,监管部门该出手了。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6-27 16:02
根据《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充电宝属违禁品,企业召回需依法制定特殊运输方案,确保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企业履行召回义务,但不得违反运输安全法规。各方应依法协同解决。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6-27 16:06
商家召回却让消费者买单,快递双标操作太离谱。安全不能只靠口号,企业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