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河南省宜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某某涉嫌强奸犯罪一案开庭审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某某的落网竟与当地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有关。 图片由AI生成
今年 2 月,宜阳县公安局接到当地医院一名妇产科医生的报告。医生在为一名年仅 13 岁的女孩进行身体检查时,发现女孩已怀孕,高度怀疑其遭受性侵害。公安机关随即行动,并将线索通报给宜阳县检察院。该院迅速介入,联合公安人员启动 “一站式” 保护机制,对涉案未成年人集中开展询问、检查等取证工作,经深入调查,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某。
强制报告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近年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宜阳县检察院负责未检工作的副检察长吕灿国向记者透露,在办案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部门存在应报不报、漏报的情况。为确保制度有效落实,宜阳县检察院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每案必查” 工作机制,要求承办检察官在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同步倒查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应报未报的环节。
在办理郭某某强奸案时,这一倒查机制便发挥了作用。经调查发现,涉事学校老师在知晓学生遭受性侵后,既未向主管部门报备,也未向公安机关报案,仅对涉案当事人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针对此情况,宜阳县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教育部门将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并定期进行通报。目前,教育部门已对涉案教师追责,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学习。
为打消报告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强制报告制度顺利推行,宜阳县检察院积极协调,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法院等对报告者信息严格保密。2024 年 6 月,该院主动向党委汇报,推动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工作的决定》,同时推动县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县监察委、公安局、卫健委、教体局等 10 家单位和部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此次 13 岁女孩怀孕案,既是对强制报告制度的一次检验,也暴露出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随着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如何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责任意识,确保强制报告制度真正成为未成年人的 “护身符”,值得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与思考。
(来源:检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