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假奶粉“变脸”后又重新上架,监管不能总慢半拍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7-10 16:28| 查看数: 12382|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近期,一款曾因虚假宣传被曝光下架的 “澳洲品牌牛奶粉”,通过更换商标与包装的方式悄然重返直播间。记者调查发现,这款宣称源自澳洲的产品实为国内代工的固体饮料,其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委托方及代工方与此前下架的方便食品完全一致,仅是产品类型发生变更。更令人担忧的是,出自同一家代工厂的另外两款固体饮料,也在直播间被当作奶粉销售,此类乱象暴露出线上食品销售监管的薄弱环节。
162209lr8pl0198pea19hh.webp

虚假宣传套路深 消费者难辨真伪
这些所谓的 “澳洲品牌牛奶粉”,凭借全英文标签、境外公司背书等包装,配合极具诱惑力的宣传话术误导消费者。直播间内,主播们宣称产品 “零添加、零防腐剂、零香精色素”,声称 “8 斤新鲜生牛乳浓缩成 1 斤奶粉”,更夸张标榜 “钙含量高达 98%”“3 岁至 100 岁均可饮用”。部分主播甚至刻意 “碰瓷” 知名澳洲奶粉品牌,混淆 “进口蓝胖子奶粉” 概念,通过偷换产品属性的话术诱导消费。​

然而,事实与宣传大相径庭。根据国家标准,固体饮料是由食品原辅料及添加剂加工制成的固态制品,其营养标准与乳粉、调制乳粉存在本质区别。检测数据显示,涉事产品蛋白质含量仅为 3.5g/100g,与普通液态牛奶相当;钙含量实际为 781mg/100 克(不足 1%),与主播宣称的 “98%” 相差悬殊,构成典型的虚假宣传。​

监管漏洞需填补 多方责任应压实
此类乱象频发,折射出监管体系与线上交易模式之间的适配性不足。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对专业的产品标识和高度模仿海外产品的包装设计,难以凭自身能力辨别真伪。遏制 “假奶粉” 泛滥,不能仅依赖消费者 “擦亮眼睛”,更需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地方监管部门需强化履职担当。应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线上交易全链条,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不具备乳粉生产资质却代工类似产品、实际成分与宣传严重不符的企业,必须依法严查严处。针对安徽、江西等地部分新注册的 “科技公司”“药业公司” 违规代工问题,应深挖产业链条,堵塞监管漏洞。同时,对境外注册品牌方的虚假宣传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形成跨境监管合力。​

网络平台与主播须严守法律底线。依据《电子商务法》,直播平台若明知商家存在侵权行为却未采取措施,需承担连带责任;《广告法》明确规定,主播对关系生命健康的商品进行虚假宣传并造成损害的,应与品牌方承担连带责任。平台需完善商户资质审核机制,主播应强化法律意识,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健康底线
奶粉安全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容不得丝毫懈怠。三鹿奶粉事件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常抓不懈。当前,直播间 “假奶粉” 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亟待监管部门查漏补缺、精准施策。​

对那些罔顾消费者权益,以 “科技与狠活” 玩弄产销套路的不法商家,必须坚持 “零容忍” 态度,通过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形成震慑。唯有监管、平台、消费者三方协同发力,才能彻底铲除 “假奶粉” 滋生的土壤,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综合:荔枝新闻)

最新评论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10 16:28
该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依法查处,平台需加强审核,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7-10 16:28
黑心商家换马甲重出江湖,监管部门该醒醒了,别等出事才来灭火。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7-10 16:30
监管总是慢半拍,假货换马甲重来,消费者成冤大头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10 16:36
假奶粉换装重来,监管必须重拳出击!食品安全不容儿戏,平台和商家都应守住底线,消费者更要擦亮双眼,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7-10 16:38
监管不力让假奶粉死灰复燃,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ak一点小意思 发表于 2025-7-10 16:47
黑心商家换汤不换药,监管部门该醒醒了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