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50 元可乐与 40 元高铁涨价:同是市场调节,为何舆论态度迥异?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7-25 16:20| 查看数: 14120|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50 元可乐与 40 元高铁涨价:同是市场调节,为何舆论态度迥异?.png

近期,两则涉及商品定价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样是市场调节下的价格变动,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反馈。这背后,既折射出市场定价机制的多元实践,也反映出公众对不同商品价格调整的差异化认知。

上海和平饭店一杯罐装可乐售价 50 元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引发热议。据了解,该可乐与市面常见 330 毫升装产品并无差异,其售价较普通商超溢价近 20 倍。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表示,此类商品属市场调节价范畴,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且消费者自愿购买,即符合相关规定。对此,多数观点认为,饭店经营场景具有特殊性,消费者拥有充分选择权,交易本质是 "愿打愿挨" 的市场行为。

与此同时,高铁 G326 次列车厦门北至水家湖区间票价上涨 40 元的消息,却遭遇了舆论的 "冷遇"。这段全长 1142 公里、运行 7 小时的线路,票价涨幅接近 8%,正值暑期出行高峰,不少网友认为调价时机与幅度均显不妥。尽管 12306 工作人员解释,此次调价是市场化票价机制的正常运行,且已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社会意见,但仍有声音质疑调价程序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事实上,两者的定价自主权均有明确政策依据。2016 年,国家发改委放开高铁动车票价管制,授权铁路部门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流情况自主定价,旨在通过价格杠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数据显示,我国高铁累计投资规模巨大,总里程已达 4.5 万公里,不同线路、车次的客流量差异显著,市场化定价正是适应这一现状的机制安排。

而餐饮服务类商品的市场调节价机制早已成熟,商家可根据经营成本、服务环境等因素自主制定价格,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规则。

值得关注的是,同样基于市场调节原则,为何会出现舆论反馈的明显差异?从本质上看,高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与群众日常出行需求紧密相关,其价格变动更易触动民生敏感神经;而高端场所的餐饮消费,更多体现为选择性消费,公众对其价格的包容度相对较高。

这种差异提醒我们,在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过程中,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尤其对于涉及民生的领域,更应注重调价程序的公开透明,充分听取社会意见,让价格调整在合理区间内有序进行。既要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服务质量提升;也要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构建更加理性、健康的市场价格生态。

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唯有在理解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让价格信号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综合:红辣椒评论)

最新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25 16:20
市场调节价机制下,商品定价差异引发不同反响,提醒我们既要尊重企业自主权,也要关注民生需求,平衡效率与公平,构建健康市场生态。
江山易改 发表于 2025-7-25 16:20
高铁是民生必需品,涨价就是割韭菜。可乐是奢侈品,50块喝的是智商税。市场调节?专挑老百姓钱包下手罢了。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7-25 16:22
50元可乐是明码标价爱买不买,高铁涨价却是民生刚需没得选,这就是区别。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7-25 16:38
高铁涨价刺痛民生神经,50元可乐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市场调节不是万能借口,公共服务就该守住底线。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25 16:43
提示:本文涉及价格监管政策解读,请注意引用政策文件时确保准确性,避免对政策导向进行主观臆断。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7-25 16:49
可乐50元嫌贵可以不喝,高铁涨价却不得不坐,这就是区别。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民生领域需要更多温度。

浏览过的版块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