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融360借款陷阱深!刚填完信息就遭狂轰滥炸,还被导流到黑网贷?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曹玉庚 | 发布时间: 2025-7-30 10:37| 查看数: 13977|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近期,有网友向本报反映,在融360平台借款时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被导流至其他无资质平台、被收取高额担保费、管理费、会员费,以及个人信息可能被平台泄露等。

为核实网友所述是否属实,《法治周末》记者于7月上旬下载了融360APP并进行实际体验。用身份证号注册后,记者首先注意到主界面中心有红色惊叹号,显示“您有一个风险异常提醒”。点击进入后,跳转页面显示有130多个待检风险项,伴有多个红色惊叹号和“立即检测”提示,中间公告栏滚动播报着某某客户通过信用资质评估、已排查出多项风险的信息,页面下方提示只需支付39.9元成为会员即可排查风险。点击进入后,会跳转到“个人风险评估报告”页面,此时需要与“天下信用”公司签署风险评估协议。

融360借款陷阱深!刚填完信息就遭狂轰滥炸,还被导流到黑网贷?1.jpg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融360APP一再提示记者存在风险异常,但实际上,除了注册时使用的身份证信息外,记者此时尚未输入任何其他个人信息,且此后每次进入APP,都会出现“风险异常”的提示。随后,记者选择不进行个人风险评估,直接申请额度。

在申请额度环节,需要填写大量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学历信息、住房情况、婚姻状况、月收入、职业类别、单位缴纳社保情况、车辆情况、联系人等,还要提供其他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居住地址需具体到门牌号,另外还需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然而,在融360APP收集了如此繁多、详细的个人信息后,其相关协议却显示,借款人需默认自行承担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并被他人不当使用的风险。融360《个人信息授权书》第3条明确提到:“用户已经充分理解并知悉该等信息提供和使用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信息被我们依法提供给第三方后被他人不当使用(如您的身份证照片被他人用于手机号实名登记、银行账户开户办卡等不法目的)的风险以及人脸识别信息被我们提供给第三方后可能被他人用于人脸识别之外的其他目的,因而导致存在您的肖像权益被侵害的风险。”

记者上传个人信息完毕后,平台提示可用额度为9500元。但还没来得及进行下一步操作,就有电话打了进来,对方自称是“安逸花”的客服。随后,“兴旺花”“快鸟钱包”“猫满花”“安逸花”“卡卡贷”“米米钱包”“攒花”“云财堂”“菜鸟钱包”“仁心花”“招联金融”等平台密集向记者发送贷款短信或拨打贷款电话。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记者共收到相关信息13条、电话20通。

融360借款陷阱深!刚填完信息就遭狂轰滥炸,还被导流到黑网贷?2.jpg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兴旺花”“快鸟钱包”等关键词,随即出现“黑网贷 高炮口子‘兴旺花’”“揭秘黑网贷平台快鸟钱包及其诈骗手法”等文章,文中称这些借贷产品的综合年化利率远超36%,甚至高达60%以上。这些电话中,有4个来自“安逸花”,其中一位客服表示可以帮助记者借款,但需要在微信小程序上操作,该客服引导记者进入微信小程序进行人脸识别并注册安逸花账户,然而扫描后页面显示乱码,客服解释称是因为记者曾用该程序借钱未还,但记者从未在该程序上借过钱。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期间一位自称招联金融经理的女士打来电话,称是从融360APP上获取了记者的电话、贷款等相关信息,可帮助记者借款,额度1万元起,利息很低,月息仅0.005%。这位招联金融经理要求记者添加其微信,添加后记者发现,其实名认证为“彭春燕”,认证企业并非招联金融,而是“德泽泰贸易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搜索“德泽泰贸易有限公司”相关信息,发现该公司主营批发与销售,与借贷业务毫无关联,且其企业微信注册时间为2025年7月1日,仅在记者测试两天前,营业期限显示至9999年。

融360借款陷阱深!刚填完信息就遭狂轰滥炸,还被导流到黑网贷?3.jpg

到了借款提现环节,融360平台并未放款,而是直接将记者导流给了“卡卡贷”,还需要记者签订“服务协议”“个人授权书”等合同文件。记者查看“个人授权书”发现,“信息共享授权”部分显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包括各类互联网科技公司可以查阅记者个人信息”。通过其列出的“合作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目录”,记者注意到共有“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彩通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浩瀚汇通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小薇科技小额再贷款(大连)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可以查阅记者信息。这17家公司都附有其各自运营的APP的相关协议,记者随即点进几家后发现,有的协议竟是空白页,等了一会儿才跳出提示:“数据库未配置相应的产品协议”。即便如此,用户仍需同意协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借款。记者同意后,页面提示还需下载“卡卡贷”的APP才能进行借款。

根据企业信用查询平台企查查数据,“卡卡贷”是由上海维信荟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助贷平台,风险扫描显示该公司存在包括自身风险、关联风险等共计六百多条提示信息。考虑到未知风险,记者选择先退出。退出“卡卡贷”界面后,回到融360平台,记者注意到融360又推荐了“安逸花”。经查询,“安逸花”是由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企查查数据显示,风险扫描出该公司包括自身风险、关联风险等共计九百多条提示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360推荐的平台页面有提示,称这是“用户与推荐机构直接签署的协议。请用户注意是否存在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如果出现问题,直接联系借款机构”。据记者近期调查了解,多家助贷平台存在与融360类似的情形。

融360是否涉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其导流风险/无资质平台是否合规合法?相关免责条款是否真的能免除导流平台的责任?就以上问题,法治周末记者向北京融三六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出采访函,但截至发稿,该公司未予回复。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

(来源/法治周末报)

最新评论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7-30 10:37
提示:该报道反映的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导流无资质平台等问题,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建议监管部门依法核查处理。
川湘小碗菜 发表于 2025-7-30 10:38
网贷平台套路深,个人信息变商品!融360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用户当韭菜割,刚填完资料就被各路黑网贷轮番轰炸,所谓的风险评估就是变相收费。监管部门该出手了,这种明目张胆的信息倒卖必须严惩!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7-30 10:52
网贷平台应严守合规底线,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监管部门需加强整治,净化网络借贷环境。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7-30 10:57
融360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用户当韭菜割,填完信息立马被各路黑网贷轰炸,这哪是贷款平台,分明是信息贩子!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7-30 11:02
融360这哪是贷款平台,分明是个人信息倒卖中心!刚填完资料就被各路高利贷轮番轰炸,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监管部门该出手了,别让老百姓的血汗钱喂饱了这些黑心平台。
尚义的狼 发表于 2025-7-30 11:07
网贷平台套路深,个人信息成商品!融360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用户当韭菜割,填完资料就被各种黑网贷轰炸,所谓的风险评估就是变相收费。监管部门该出手了,这种明目张胆的信息倒卖和导流黑网贷的行为必须严惩!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