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周口 57 岁女医生邵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 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 月 5 日,河南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报,已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相关调查处理工作正依法依规推进。
公开信息显示,邵医生生前担任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系副主任医师,从医 30 年间接生新生儿超 3 万名,在高危妊娠抢救领域造诣深厚,曾获 "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 周口最美医生 "等多项荣誉。她的猝然离世,不仅让家人承受锥心之痛,更让众多曾受其救治的患者扼腕叹息 —— 网络上自发形成的悼念文字中," 温柔可靠 ""让人安心" 成为高频评价,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位生命守护者的敬重与不舍。
一位备受认可的资深医生为何选择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据家属陈述,近 7 个月来,三起医疗纠纷引发的持续网络暴力,使邵医生陷入 "极度无助、求告无门" 的境地,最终因 "绝望至极、无人能帮" 而 "以死明志"。
梳理媒体报道的细节,首起纠纷中,一名产妇因突发羊水栓塞需紧急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母婴平安诞下女婴。然而,家属事后却以 "生下女孩"" 产妇子宫被切除导致绝后 " 为由,向医院及邵医生提出赔偿,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引发网络水军对邵医生的集中攻击。
业内专家明确指出,羊水栓塞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极高。从医学角度看,正是邵医生的及时处置才挽救了母婴生命。若相关情况经查证属实,这位医者 "救人反遭索赔、救命竟遇网暴" 的遭遇,足以让任何有良知的人感同身受其内心的委屈与失望。
回望这起悲剧,诸多 "如果" 令人痛心:若邵医生在网暴压力下能获得更及时的干预与援助,若警方接到报警后能更早启动立案调查,若网络平台能及时处置针对个人的暴力内容…… 这场生命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当前,三起医疗纠纷的具体详情、患者诉求的合理性等,仍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论。但必须明确的是,医疗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医疗纠纷的解决理应回归专业轨道与法律框架。任何诉求的表达,都不应逾越法治与道德的边界。
近年来,各地医疗机构持续强化安保措施防范 "医闹",但此次事件警示我们:网络暴力带来的精神伤害,其破坏力不亚于肉体攻击,且因其隐蔽性、扩散性特点,更易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陷入防不胜防的困境,这一问题亟待全社会高度警惕。
医疗纠纷中的责任认定,必须交由专业鉴定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裁决。公众期待相关部门的调查能彻底厘清事实真相,还事件以是非曲直 —— 这既是告慰逝者的基本前提,也是对其家人最切实的抚慰。
更深层的思考在于: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机制,让医生不再独自站在医疗纠纷的 "前线",不再面临网暴威胁时陷入 "求告无门" 的绝境?唯有织密法律防护网、筑牢平台责任墙、凝聚社会共识力,才能为医者营造安全执业环境,让守护生命的人得到生命的守护。
(综合:澎湃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