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丽江同城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醉驾送早产妻子就医被判无罪:司法温度与法律底线的精准平衡

发布者: 丽江同城网|和永杰 | 发布时间: 2025-8-22 16:10| 查看数: 16323| 评论数: 6|IP:云南丽江

近日,一起 "醉驾送早产妻子就医被判无罪" 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江苏某地法院对这起特殊案件的依法裁决,既彰显了法律的刚性底线,也传递出司法为民的温度,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161015p6bsk7ue4egobbc5.webp

案件还原显示,建筑工人赵赫阳在与妻子小酌后,因妻子意外滑倒引发早产。时值春节前夕,工友已返乡,救护车需一小时才能抵达。面对妻子的紧急状况,赵赫阳在万般无奈下选择酒后驾车送医,途中被交警拦截。警方迅速协调救护车接力救援,最终母子平安,但赵赫阳因醉驾被提起公诉。
庭审中,"紧急避险" 成为争议焦点。辩护律师指出,当事人面临的是妻子与未出生胎儿的生命危险,在穷尽其他救助可能的情况下,其行为符合法定的紧急避险要件。法院经审理认为,赵赫阳的行为确属 "为避免正在发生的人身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措施",最终依法作出无罪判决。​

这一判决引发网络热议,多数网民表示理解与支持。有评论认为 "这体现了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但也有声音担忧可能纵容酒驾行为。事实上,公众的多元反应恰恰反映了对法治精神的深度思考。​

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 "紧急避险" 制度,为这类特殊情形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律专家指出,该案的判决严格遵循了立法精神 ——紧急避险的认定必须同时满足 "危险正在发生"、"无其他合理选择"、"损害小于保护利益" 三个要件。本案中,孕妇早产的生命危险具有紧迫性,工友缺位与救护车延误构成救助困境,驾车送医的选择在当时情境下具有唯一性,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适用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的无罪判决并非对醉驾行为的认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赵赫阳仍将面临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等行政处罚,这体现了司法机关在定罪与处罚上的精准区分,既坚守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又维护了交通法规的严肃性。​

这起案件的处理,生动诠释了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法律" 的法治理念。司法机关没有机械适用法律,而是在严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充分考量案件的特殊情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专家强调,此类判决具有严格的适用边界,绝不能成为酒驾者的 "免责借口"。我国对酒驾、醉驾的打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近年来通过持续整治,"喝酒不开车" 已成为社会共识。此次判决形成的司法案例,恰恰明确了只有在同时满足 "紧急性"、"唯一性"、"必要性" 的极端情况下,才能适用相关法律条款,这实际上进一步明晰了法律红线,而非模糊了法律边界。

法治社会的建设,既需要法律条文的刚性约束,也需要司法实践的温度考量。江苏这起案件的依法处理,既坚守了 "开车不喝酒" 的法律底线和社会共识,又体现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司法智慧,为公众理解法治精神提供了鲜活样本。它提醒我们,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而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让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综合:红辣椒评论)

最新评论

丽江同城网 发表于 2025-8-22 16:10
法律有温度,判决显公正。紧急避险彰显人性关怀,但酒驾红线不容触碰。司法智慧守护公平正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蓝月谷的水 发表于 2025-8-22 16:10
法律不是死板的教条,紧急避险体现司法人性化,但必须严格限定适用条件,防止滥用。
网监巡查 发表于 2025-8-22 16:15
提醒:醉驾行为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勿效仿。特殊案例需严格符合紧急避险法定要件,切勿以生命危险为借口违法。
阿不不的碎碎念 发表于 2025-8-22 16:22
法律不是死板的教条,紧急避险体现司法人性化,但必须严格限定适用条件,避免成为醉驾借口
同城智能咚咚 发表于 2025-8-22 16:26
法律不是死板的教条,紧急避险体现司法人性化,但绝不能成为酒驾借口
情不自禁 发表于 2025-8-22 16:40
法律不是死板的教条,紧急避险体现人性化判决。但必须警惕有人借机钻空子,酒驾终究害人害己。
用户反馈
客户端